第172章 妃影难寻,欲火难熄[第2页/共3页]
可惜,这点风情对平常男人或有几分引诱,于阅尽千帆的萧云川而言,却如清风过耳,难起波澜。
萧云川听罢,神采微沉,却未置一词。他深知母亲与瑶光的脾气,也知她们对青谣的态度。在未查清本相前,他不肯妄下断言。
萧云川向沈太嫔施礼问安后,目光在众女眷间缓缓扫过,未见青谣的身影,眉头微蹙,沉声问道:“王妃安在?”
沈太嫔闻言,神采骤变,眼中肝火熊熊。她咬牙切齿,将青谣近几个月的“败行”一一数落,末端愤然道:“这姜氏违逆无礼,投奔太后,与外人勾搭,谗谄我们燕王府!若非她作怪,我怎会接受降位之辱?老来受此热诚,若非顾念你们,我真恨不得一头撞死,免得遭人嗤笑!”
睹画思人,萧云川心头出现一丝暖意。
衡量再三,她低声道:“回王爷,妾身深居简出,府中之事知之甚少。只听闻前些光阴,太嫔命妾身前去慎刑司,作证王妃常日对太嫔不敬。到了那儿,妾身才知是太嫔与昭宁长公主联手告密王妃。本觉得有她们撑腰,官司必胜,谁料王妃不但窜改颓势,还将太嫔与长公主一并扳倒,实在令人费解。王爷不感觉蹊跷吗?”
玉兰闻讯,欣喜交集,仿若置身云端。
最后,他传召赵庶妃。赵氏乃沈太嫔所赐,生得秀美端庄,心机细致,和顺体贴,颇得萧云川爱好。此时,他已查清本相,欲念亦得纾解,便未与赵氏多言,只命她陪寝,两人相拥而眠。
姚氏公然不负所望,将所知之事和盘托出——从王妃中毒,到安恬县主设想劫她出府,再到安恬误被卖入青楼,事无大小,皆照实禀告。
何氏原是前燕王妃的侍女,因姿容出众,被赐赉萧云川。她性子木讷,却生得风味天成,身形丰腴,肤如凝脂,恰是男人垂涎的美人。萧云川宠她,多数因她面貌与身材,视她为床笫之欢的玩物,极少与她深谈。每次宿于她处,皆直奔主题,完过后或熟睡,或独自拜别,鲜有温存。
萧云川听罢,已大抵了然后果结果,点头让她退下,旋即传庶妃何氏。
“谢王爷!”玉兰起家,掩唇轻笑,款款靠近,欲伸手为他揉肩,却被他一抬手止住。
姚氏原是他的贴身宫女,生得温婉可儿,端倪如画,脾气和婉,颇得他欢心。虽不及沈、谢二侧妃受宠,但每月总有几晚,他会宿于她院中。姚氏最宝贵之处,在于忠心耿耿,眼中唯他一人。
书房内,萧云川身着一袭石青色绣云鹤的宽袍,慵懒地倚在案后,目光通俗地凝睇着案上的两幅画卷。
何氏深知本身定位,入书房前特地沐浴熏香,衣衫轻浮,埋没媚态。萧云川出使半年,未携女眷,久旷之身,欲念难抑。他本欲返来后与青谣共度良宵,何如她不在府中,欲火无处宣泄,只得召何氏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