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抵达夏京[第3页/共4页]
少年来到跟前,对完颜宗干深施一礼,说道:“长辈大夏太子李仁孝,携领朝中文武恭迎金国使节。”
见到完颜宗干后,李仁孝绝口不提行刺的事,也是不想完颜宗干揪住此事不放,非要清查刺客的身份,可就不好办了。
实在,这一起上,完颜宗干与陆文龙多次谈到那夜行刺之事,终究他们达成了共鸣:刺客是大将军任得敬派来的人,而不是太子李仁孝的人。可本日一见面,李仁孝的这番话令完颜宗干有些不解,不觉暗道:听闻西夏太子李仁孝在对金题目上是主张联金的,为何却有方才一说呢?莫非这李仁孝另有他想?莫非那行刺之人与他有关?如果太子和大将军都主张抗金,那该如何是好?
完颜宗干多么机灵,一下子便听出了李仁孝话中的含义,不免一皱眉。
这一看,陆文龙立时被吸引了,短剑的剑身长约一尺半,工艺精彩绝伦,在剑身的底部刻着“猿灵”二字,剑光闪闪,寒气逼人,剑柄上镶嵌宝石,确是一把好剑。猿,乃是古羌族人的图腾,而羌族是西夏党项人的先人,利用以先人图腾定名的宝剑,看来这个刺客来头不小。
李仁孝道:“夏金两国既是盟友,太师即为上宾,长辈只怕号召不周。”
李仁孝是个忧国忧民的储君,他正视文明,尊崇儒学,发誓要让大夏百姓阔别烽火,过上好日子。他想成为像父亲那样有作为的一代仁君,乃至他想超出父亲,名看重史。
“三弟何故发笑?”曹宁问道。
一名少年站在城门前,只见他中等身材,只要十六七岁的春秋,脸上却流暴露同龄人少有的慎重和纯熟,浓眉凤眼,鼻梁矗立,长得一表人才。
陆文龙昂首望向挂在夜空的那轮明月,伸出右手来,此时他的手上仿佛还保存着那阵阵的酥软感受。陆文龙回想着那刺客的眼神、行动、言语,另有她眉心的那一点红印,设想着她的模样和身份。
李仁孝也不再多言,引完颜宗干和陆文龙、完颜寿、完颜亮、完颜雍、曹宁等人来到城门前,向世人简朴先容了在列的西夏文武官员,大将军任得敬并没有呈现在欢迎步队中,这一点倒是料想当中。
想到这,陆文龙长出了一口气,他又看了看手中的猿灵剑,不由感慨:“看来这西夏之行充满波折啊!”
西夏一向臣服于辽,金灭辽以后,西夏转而臣服于金,因为金国把战役中间转移到攻宋上,首要兵马皆对峙于南线,再加上北方的游牧部落的管束,兵力有些空虚。以目前的情势来看,金国已有力再策动针对西夏的战役。
方才李仁孝自称“大夏”,又直呼“金国”,并且用心把两国说成是盟友,还将夏排在金的前面,证明此人要么是故意摸索,要么就是别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