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龙吟壮歌 - 第555章 天地之别

第555章 天地之别[第2页/共3页]

陆文龙闻言说道:“何大人说了这么多,其意便是嘱我不成对陛下做甚么,是也不是?”

“江山沦亡,屈膝敌国,如此热诚岂能忘怀?同胞惨遭搏斗,将士血染疆场,岂可忘怀?昏昧君臣残害忠良,丢弃万千百姓,岂敢忘怀?”陆文龙忿忿不平。

何铸冷静的看着陆文龙,脑海中却闪过江南充足的百姓和那些被外族逼迫的灾黎、被天灾害害的哀鸿的画面,那激烈的反差令人动容。

陆文龙向何铸见礼道:“大人谬赞了,文龙不过想做一个真真正正的宋人罢了。”

何铸闻言一怔,他何尝不是呢?哪个爱国的人会情愿本身的故国向他国昂首称臣,乃至是摇尾乞怜呢?何铸明白,岳飞被害,韩世忠告老,刘琦、张信等人也都被削了兵权,朝中几无领兵之将,这是很伤害的。

见何铸不言语,陆文龙又道:“文龙此次进京,便是有很多不解之处欲就教陛下,天然也有很多必做的事要做。”

陆文龙感道:“同为百姓,有的安居乐业,有的则是家破人亡,不知那临安城中的百姓可曾想到朱仙镇的百姓被国度舍弃的心境啊!莫非临安的百姓是大宋的子民,朱仙镇的百姓就不是大宋的子民了吗?”

陆文龙说道:“既来之则安之,我等自凤凰山来光临安,一起劳累,有几位大人是必必要见的,只是这几人皆是位高权重,预感一面也非易事,故而要多待些光阴。”

只是何铸见陆文龙去临安大有发兵问罪的意义,不免有些担忧,他看向陆文龙,屋子里的氛围有些压抑。

但是,高宗依寄但愿于金国遵循绍兴合议,把大宋江山的安危交于敌手。以秦桧、张俊、万俟卨为首的满朝文武几无人再有抗金之声,而是一味的逢迎高宗。

何铸道:“何某只知于百姓而言,皇上便是天,如果天塌了,则民气必乱,民气乱,于社稷倒霉,倘若金人乘虚而入,则大宋危矣。”

何铸站起家,说道:“能与文龙秉烛夜谈,实是老夫之幸,文龙少年豪杰,忠于社稷,心系百姓,更是我大宋之幸啊!”

陆文龙没有出声,但他很清楚,何铸说的是对的。

陆文龙道:“何大人的意义……”

何铸本就是临安人,虽官历州县,却未曾出得江南,对沦亡地的宋人和身处战役中的百姓的处境多是传闻或是从奏报上得知。即便如此,他也能够想到这些百姓的惨痛,临安城中的百姓与之比拟,的确是天差地别。

何铸又道:“前有李相、宗帅,后有岳元帅、韩元帅,现在又有文龙这般少年豪杰,为保我大宋江山,不惧存亡,挺身而出,若民气不负,百姓悬于烽火,沦为亡国之奴,岂不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