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兵强马壮[第1页/共3页]
破钞了半个月工夫,对方终究开端完成职官制定事情,并获得了郭洺的审批。
自那日获得郭洺的任务,李善长归去便立即将帐下统统幕僚集合起来,日夜翻阅文籍,考虑古今旧制,替自家主公设立文武百官之职。
连闻捷报,郭洺心中天然大喜,立即以都元帅的名义给立有军功的众将加官进爵。
除了官制外,郭洺还动手补充了军制,在本来“镇、营、哨、司、队、伍”的根本上,又增加了一个“军”的新体例,一军统领四镇,总计六万兵马,每军设统军大元帅、副元帅各一名。
两家使者闻听此言,晓得郭洺并不筹算臣属本身背后的权势,心中不由得有些难堪,毕竟本身此行都是带着任务来的。
本来堂下这两拨使者,一拨属于河南的韩宋政权,另一拨正如他先前猜想的那样,来自西边的天完政权。
“李先生,你感觉本帅刚才做得如何?”
至于其他将领,如驻守真州的耿再成、缪财主,驻守六合的耿君用,驻守和州的郭兴、郭英,另有渡江南下的华云龙、费聚、郑遇春、郑遇霖等人,则全数转为总兵。
李善长点了点头,俄然想起一事,忙开口道:“上位现在霸占金陵,得此王气氤氲之地,将来大业昌隆,政务必将庞大,这回总该考虑设置文武百官了吧?”
徐达、胡大海因为功绩和资格都充足,同时被封为大元帅;常遇春固然作战英勇,功绩也不小,但因为资格还不敷,是以只被晋升为副元帅;别的被封副元帅的,另有汤和、冯国用、花云等人。
自从郭洺渡江南下后,周边前来投奔他的读书人便与日俱增。在承平路时便有陶安、李习等儒者来投,攻陷金陵后,又前后雇用了夏煜、孙炎、杨宪等名流,现在的他已经不缺读书人了。
只不过郭洺不晓得的是,实在天完政权的正式国号,并非叫“天完”,而是和北边的韩宋政权一样,也是叫“大宋”,年号治平。
处所根基保持元朝旧制稳定,朝堂则效仿宋朝,设政事堂、枢密院等机构。
郭洺这边忙着筹办官制、军制的同时,徐达和常遇春两位将领,已各自统领麾下领兵马,替他将句容、潥水、潥阳,丹徒、丹阳、金坛等地,一一攻占下来。
“上位放心,鄙人必然尽快完成任务。”
因而又过了一段时候,在郭洺的授意下,众将开端在辖区州县内大量招兵买马,很快郭家军便从初渡江时的六万多人,扩大至二十万人。
想通此事,两拨使者因而不再强求,再度起家向郭洺膜拜施礼,随后顺次退出大堂。
因为是草创而成,以是李善长等人设置的这套官制,实在比较草率,根基还是仿照的宋朝和元朝。
时候转眼来到六月,至正十五年,就如许畴昔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