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强弓劲弩 - 第19章 郑国涉险

第19章 郑国涉险[第1页/共3页]

因沿渠各处,地形千差万别,并非一成稳定,需实地相机措置。各个匠人所虑所思皆有分歧,实难有人如郑国这般烂熟于心。如若换做别人主持修渠,看似所修大渠相差无几,其隐患却埋没此中,不知何日便会水溢渠毁,祸及沿渠数十万百姓。

李斯另有疑问,说道,大王也不必非以郑国之名定名大渠,看似修渠之功全赖郑国一人,我大秦匠人倒显得无足轻重普通。

秦王宫大殿上死普通温馨,大师都在等秦王嬴政如何发落郑国。

毕竟修渠无益于秦国,故而这疲秦之计不管真假,嬴政诛杀郑国之心都未有之,只是芥蒂之心已生,如能找人替代,本身便可放心。

这大渠修成期近,大王将大渠定名为郑国渠,一来是表扬郑国修渠之功,二来也是彰显大王力排众议,为沿渠数十万百姓造福的王者之心,更有昭告天下各国英才,秦国用人,乃是不拘出身,人尽其才。

嬴政心知,郑国主修的汉中大渠,对秦国而言是万年受益工程,不管郑国事否为韩国派来之特工,修成汉中大渠,于关中数十万沿渠百姓,百利而无一害。

郑国说道:草民慕名去过郡守父子修造之都江堰,现在想来还是历历在目,江水天然分流,天然排沙,天然进水,一气呵成,修造所创破竹为笼,以石实中,累而壅水之法更是妙不成言。草民恳请郡守散朝以后,能容草民就教一二。

李斯摇着头说道:郎中令,尔有如此执念,该是你气度不敷而至。那郑国当着大王和满朝文武进言修渠之策,为何无人敢有替代之心,只因郑国修渠之策乃是成竹在胸,别人即便是晓得其意,何如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故意有力。

此人敢在秦国大王面前,一展舍我其谁之胆魄,才让大王动心彰表之意。此事也非郎中令一人之想,大王这番彰表郑国,秘闻也是料想以外,后几次研酌,才是敬佩之至。

李斯见嬴政如此大张旗鼓的表扬郑国,非常不解,向吕不韦问道:丞相,这郑国事韩国人,是来秦国修渠的匠人,按其所言,修渠是受秦国重金礼聘所动,加上其另有为韩国实施疲秦之计的怀疑,大王怎会将汉中大渠定名为郑国渠,让其立名天下。

郑国全然不顾大殿里的嬴政和众位大臣,直白的表达想与心中的水利前辈独处一室的表情。

秦王现在仿佛也懒得理睬这个郑国的冒昧之言,想来他本日顾忌之事已然得解,郑国一言一行,已不再入嬴政眼底。

李二郎这番话后,嬴政不再作声,再不提替代郑国之事。

秦王嬴政坐在王座上,先是听完郑国所言,半晌不说话,低头俯瞰着郑国很久,像是有话要说,可未吐一字。比及李二郎出言赞成郑国后,嬴政面色才舒缓下来。嬴政也是犯难了,拄着头如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