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文明脉络与时代嬗变[第1页/共2页]
此次战役窜改完整改写了大唐的运气。我调出宪法草案,此中既保存了皇室作为国度意味的职位,又明白规定“立法权归议会,行政权归内阁”。更具前瞻性的是,宪法设立了“文明庇护专章”,要求每个都会必须保存1/3的古修建群,确保传统文脉不竭流。这或许就是大唐虽历经社会形状剧变,却仍然能保持文明传承完整性的关头地点。
新大陆的发明并未激发大范围的殖民打劫,相反,大唐以“教养万方”为主旨,与本地部落建立起划一的贸易与文明交换干系。全息沙盘摹拟出当时的场景:大唐工匠帮忙原住民制作水车、传授农耕技术,而原住民则将奇特的图腾艺术与草药知识分享给唐人。这类融会催生出奇特的“新唐文明”,既保存了中原文明的根底,又吸纳了新大陆的生机。
光阴流转至18世纪,产业反动的海潮囊括环球。分歧于东方大国因朝代更迭错失生长机遇,大唐仰仗新大陆丰富的资本与稳定的社会环境,敏捷完成了从农业文明向产业文明的转型。我翻开位于长安产业博物馆的及时监控画面,18世纪的蒸汽机模型与21世纪的量子计算机在同一展厅悄悄摆设,无声诉说着超越时空的科技传承。
2020年8月17日晚八点,长安城西的青梧别墅内,书房的暖黄色灯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回廊。我端坐在檀木书桌前,指尖在全息投影键盘上悄悄敲击,面前的屏幕如同翻开了一扇汗青的闸门,东方大国与大唐截然分歧的文明演进轨迹在光影中交叉碰撞。
在一份1870年的《大唐工商日报》中,我发明了关头史料:资产阶层代表结合贵族、知识分子,向皇室提交了《君主立宪请愿书》。文中写道:“今产业鼓起,商贾日盛,然旧制已难适新局。恳请陛下效仿英吉利,立宪法、开议院,以保鼎祚绵长。”令人不测的是,当时的天子竟亲身批复:“变法图强,乃局势所趋。朕愿为万民榜样。”
全息舆图上,东方大国的版图跟着朝代更迭不竭变更色彩。从秦汉的赭红到隋唐的明黄,再到明清的靛蓝,每个色块都代表着一个王朝的兴衰。当画面切换到近代,频繁的政权瓜代让色彩如同走马灯般闪动,我调出文献质料,看到学者讲明:“自秦至清,东方大国历经24个首要朝代,均匀每200年便有一次大范围社会重构,这类动乱在必然程度上导致文明传承呈现断层,饮食、服饰等糊口体例也随之产生狠恶窜改。”
屏幕上俄然弹出一份对比陈述,将东方大国与大唐的汗青生长曲线并列闪现。大唐的汗青轴线自公元618年建国后,始终保持着相对稳定的边境与文明内核。当光标逗留在15世纪的节点,画面主动播放起贵重的帆海影象——郑和船队的宝船扬起绣着“大唐”金纹的帆船,却并未像汗青记录的那样返航,而是驶向了未知的新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