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兵威之下,和战抉择[第3页/共3页]
书迷正在阅读:
第二天凌晨,高建武再次调集群臣。此时的他,面庞蕉萃,明显一夜未眠。“诸位爱卿,本王已思虑再三。”他的声音有些沙哑,“本王决定先派人前去大唐,面见大唐天子陛下,亲身材味大唐的诚意和前提。在此期间,我们加强边疆防备,以防万一。”
一名年青的武将站出来,慷慨激昂地说道:“陛下,我高句丽虽小,却也有血性男儿。怎能不战而降?我军将士愿搏命一战,保卫高句丽的庄严!”他的话语扑灭了一些人的斗志,几位武将纷繁拥戴,主张与大唐一战。
李浩哲微微一笑,说道:“朕的诚意,已由王玄策奉告你们国王。只要高句丽至心归降,大唐定会善待。朕可包管高句丽海内百姓的安宁,保存你们的文明和传统,让你们持续管理本身的国度。但如果负隅顽抗,大唐的军队毫不会部下包涵。”
群臣听后,虽有人仍不对劲,但也都明白这是目前最好的体例。因而,高建武遴选了一名能言善辩的大臣,作为高句丽的使者,跟从王玄策前去大唐。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群情纷繁。有的大臣点头表示附和,以为在绝对的气力差异面前,投降是保天下度的无法之举;但也有一些年青将领面露不满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