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那些事12 康熙朝朱衣道人案[第1页/共2页]
囚车辚辚驶过井陉关时,傅山透过木栅裂缝,瞥见太行山脉如青铜铸就的樊篱。二十年前,他曾与顾炎武在此歃血为盟,誓词"反清复明"。现在鬓边霜雪,江山还是,故国却已换了人间。
傅山抚摩着毛驴的鬃毛,俄然想起二十年前在五台山碰到的游方和尚。那和尚曾预言:"你与康熙有一面之缘。"现在看来,这一面竟改写了他的运气。
"傅山!"衙役的铜锣声惊碎了拂晓的喧闹,"顺天府行文,着你马上进京候审!"
"傅先生,喝口热水吧。"押送的赵捕头递来竹筒。傅山摇点头,目光落在赵捕头腰间的腰牌上——"顺天府"三个烫金字在阳光下灼灼生辉。他俄然想起,恰是这个衙门当年抄了顾炎武的家。
傅山认出那是反清构造"六合会"的联络人。年青人奄奄一息地望着他,俄然用尽最后力量喊道:"先生,他们晓得......"话音未落便断气身亡。傅山望着锦衣卫拜别的背影,悄悄合上年青人圆睁的双眼。
傅山望着御案上的《霜红龛集》,俄然伏地痛哭。这哭声里有对故国的哀思,有对新知的感激,更有对天下百姓的悲悯。
殿内响起一片倒吸寒气的声音。康熙帝的手指叩击着御案,"有人告密你私通逆党,图谋不轨。"
康熙帝翻开诗集,目光扫过"哭庙案"的记录,神采垂垂和缓。"朕传闻你拒不剃发?"
喜好九州官方志请大师保藏:九州官方志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夜宿驿站时,傅山借着油灯翻看随身的《周易》。册页间夹着的半片竹叶俄然滑落,上面用蝇头小楷写着:"蒲月初五,黄河北岸见。"这是反清志士的联络暗号。他悄悄将竹叶投入炭盆,火星溅起的刹时,仿佛看到陈子龙在法场上的血衣。
中秋夜,狱卒送来半块月饼。傅山掰下一半,在月光下细心打量。饼馅里混着几粒红豆,像极了那年在扬州城看到的抗清义兵的血。他俄然想起,明天是儿子傅眉的忌辰。客岁此时,这个孝敬的孩子还在病床前为他煎汤熬药。
傅山望着陈安煞白的脸,悄悄抚过案头的狼毫笔。这支笔曾写下"哭庙案"本相的《正气歌》,现在却在砚台里洇出一片墨泪。他解下道袍外的丝绦,将收藏的南明永历帝赐玉系在腰间,这是他与前朝最后的拘束。
"先生!"陈安的呼喊从身后传来。少年牵着毛驴,鞍上驮着傅山的药箱和书卷。"我们这就回太原?"
太和殿前的白玉阶被秋露打湿,傅山踉跄着跪倒在地。龙椅上的康熙帝身着明黄衮服,腰间玉带折射出冷冽的光。
院墙外俄然传来短促的马蹄声。陈安刚要探头张望,便被傅山一把拽进屋内。门缝中,三骑快马停在书院门口,为首之人腰间雁翎刀在雪光中泛着幽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