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丞相小人,你终将自食其果![第1页/共4页]
更气人的是,这家伙竟然还敢提早离岗!
李伟干笑几声,不肯胶葛,吹着口哨回身欲走。
朱元璋听罢面前一亮,这主张不错,他如何就没想到呢?今后如果谁再写又臭又长的奏折,就这么罚他们!
“好,那我就来分一分了。"
这是御史弹劾户部尚书浪费华侈乘坐轿辇的内容。
颠末一番尽力,李伟总算措置完了几份奏章,首要困难在于浏览了解,而清算起来倒是很轻松。
李伟坐在本身的位置上,对世人说道。
“陛下,臣……只是臣家中贫苦,买不起充足的纸张。"
“理应如此,就请李大人分派吧。"
听到朱元璋新封四位大学士,有人嗅出了风向——这是要分李伟的权力啊!机遇来了。
不是因为他不熟谙繁体字,而是那些白话文晦涩难懂,更糟糕的是这些奏折上连标点标记都没有,密密麻麻的笔墨让他头昏脑涨。
李伟晃闲逛悠出了午门,刚到门口便看到一名老者手持巨型“羊毫”,在地砖上挥毫泼墨,中间另有一只水桶,颇似后代公园里的大爷模样。
“李爱卿,你如何看?”
“这个……李大人,这仿佛不太安妥吧?”
宫城以外环抱皇城,皇城内主如果内廷诸衙门、亲军羽林卫、太庙及社稷坛等。
“哟,茹大爷,您又在练字啊?”
正忙着公事的吴伯宗昂首应了一声,没再多问,宦海中擅离职守的事情并很多见,只要不影响事情就行,何况李伟身为文渊阁领袖,并且此次是奉旨行事,并非真正偷懒。
“陛下,那我呢?”
“震惊!公收场合下户部尚书竟被两男人压在身下……”
较年青的吴沉开口了,他并非嫌弃劳累,为天子批阅奏折也算是一种权力,他们只担忧分到的任务太少,从不会抱怨太多。
太庙祭祖,社稷祭神,这是当代封建社会的底子:以农为本,以伦常有序,有根底,有次序,方能安定统治如此庞大的帝国!
“你一个三品侍郎,怎会买不起几张纸?”
“受累”这类话是别人客气的说法,本身说出来也真是够直接的。
朱元璋:……
退朝后,李伟与四位新晋大学士相聚一堂,固然大师职位划一,但因为他是前任主管,又不懂谦逊为何物,世人仍模糊将他视为首级。
……
---
李伟翻了个白眼,动不动就骂他奸佞,他既未纳贿,也没秉公枉法,却不知为何背上这个名声。
李伟愣了一下,没完整明白对方的意义,这是在拐弯抹角地讽刺我吗?
奉天殿内,众臣各就各位。
经此一番操纵,坑李伟挖得更深了,本来才埋到腰部,现在起码到了胸口!
分开文渊阁后,李伟向侍卫扣问了兵仗局的方向,随后出了午门。
幸亏之前有经历,这些人总算没有长篇累牍。
这就很毒手了,但这是他对臣子一贯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