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文官之首[第1页/共4页]

“可李伟死了啊,呜呜……”

此时,不知从哪冒出来的两名黑衣人正蹲在李伟家的墙头上,与这些侍卫低声商讨着甚么。

稍作思考,朱元璋也猎奇李伟所提预算究竟是何模样,遂命人递上。

实在荒唐!

现在真要分权,那如何行?

……

“这……这类体例固然新奇,但有些庞大难懂,恐怕只要薛尚书和陛下如许的才干之人才气轻松了解。"徐铎憋了半天,终究挤出一句话。

回想起本身对那小子寄予厚望,刚一上任便授其正五品官职,置于内阁要位,一心盼其效力,不过偶尔惩戒催促,设圈套相戏……

“哼,你身为户部尚书,连这简朴的东西都看不懂,留你何用?”

作为户部主管,他对账目还算熟谙,这份表格的长处显而易见,特别是大写数字部分,可谓神来之笔。

朱元璋眉头舒展,强压肝火安慰:“罢了罢了,不过是个平话人,转头让几人来,陪你解闷便是。"

朱元璋满腹迷惑。

朱元璋镇静言道。

这不是他们文官体系制作的,也不是某位才子所为,而是陛下从内里找来的“高人”。

这下他们的程度显得太差劲了。

“陛下,臣以为徐尚书为官廉洁,毫不会做出贪污之事。"

徐铎吓得魂飞魄散,他不过是提了些分歧定见,如何会落得如此了局?他一边告饶,一边看向身边的同僚们。

朱元璋听薛祥如此盛赞李伟,心中五味杂陈。

含混间,他感觉仿佛回到了乾清宫的黑屋。

前一日,薛祥还因李伟之事忿忿而去,本日怎这般敏捷便拿出预算?且看他面上毫无怨意,竟用了“指导”二字。

……

并且,作为户部尚书,他对账目中的潜法则再清楚不过。

那些武将勋贵对政务一窍不通,除了喊“万岁圣明”,就是睡觉等退朝,朱元璋也不在乎。

“甚好!薛祥啊,朕未看走眼,你这预算做得极佳!当赏!”

“嗯,看来你内心有鬼,是不是担忧我把这类表格推到户部,把你们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都查出来?”

武将们看到有热烈可看,顿时来了精力。

此女乃他第四个女儿,也是与马皇后所出最小的孩子。

“嗯……李大人,圣上有旨,要责打你三十大板!”

虽李伟称此为预算,然朱元璋触类旁通,瞬悟此法于账目中最为合用。

当今大明记账之法虽有必然端方,却远不及此类表格局之高效。

现在朱元璋又喜又恼。

徐铎大惊失容,一时语塞。

朱元璋脸上挂着对劲之色,仿佛找到个绝世珍宝。

“恰是陛下,昨日臣去见李阁部时髦怀不满,然李阁部详确讲解预算之法,臣方知曲解,李阁部实乃栋梁之才,臣深感忸捏!”

畴昔的六部官员因胡惟庸案连累全都被洗濯,现在这些都是新人。

“莫哭莫哭,速回后宫,身为大明公主,如此失态成何体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