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心境一体悟真我之妙理[第1页/共2页]
上师答言:人间万象,皆由妙明至心对过往尘境的湛明映照而产生的种类别离,不过是自心取自心。心本具湛明的了别性,如同湖面倒映天空,心便觉己如蓝天;湖面掠过飞鸟,心便了己似飞鸟。若无所映,此妙心便觉无所觉,我们把这类无所觉的状况叫做不存在。以是,妙心本觉就在存在和不存在中美满安闲,妙明性常住不灭,当用当有,不消就如同不存在。正因如此,人们常丢失本心,错将心识所现认的统统前尘影事当作实在自我,迷妄了本心智明才是底籽实我,识心并非本觉妙明元心的本来脸孔,或者全貌。六尘相法,为妙心妙幻各种明体,此各种明体又非妙心空湛妙明元体。故说,了心与境二者皆非实有,唯有超出六根的本真之“我”于有无中美满安闲,此乃妙心的本来模样。
上师答复:此真我即如来法身。人间统统人缘和合窜改,虽本因独一,但助因皆有来龙去脉,此因果轨迹称为“法性”。法性实为心循业力天然生发,进而构成各种人缘,为了然人缘而立各种法。但实际上,并非真有人缘生其法,统统法本不生,故说“虚妄” 。妙心所发之性,称为“妙性”,即为如来我真。统统性本不生,故说“幻”。而这“虚妄”与“幻”,皆是我如来真性。此“我”非身非心,即说法身者,正因其能为二者的启事,即根尘同源,实明一心。
第二讲的内容是:我问上师金刚经里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如何了解?
我持续问言:此我如来真体与圣言中的如来法身有何不同?既然诸法虚妄,为何还称法身?
我持续问道:这些识障该如何去除,才气得见真我?
上师答言:这皆因累劫以来的前尘留碍。就像见过泥人后,便妄认泥人实在存在,即便泥人破裂,仍固执于其“存在”。但实际上,泥人破裂后,保存于认识中的不过是心的认知;泥人未破裂时,感知其存在的一样是心,而非泥人本身实存——毕竟若把握了塑造泥人的人缘前提,便能造出泥人。同理,身材也是由心所造。
我持续问道:为何我心会妄做六根而映现下所见各种所明之境?
我接着问道:既说心与表情,为何又言二者俱非实有?那“我”究竟是谁?
这天下午,妙成龙正在鹿泉寺学习《西域记要》,道雅萱和李世成来找他玩,他们一起看了第二讲,就去后山采野果去了。
我持续问道:我感受平常所说的环境,就是外境,如何了解心与境本是一体?
喜好迷雾星球的曙光请大师保藏:迷雾星球的曙光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上师最后答言:圣者称法身为寂湛恒常的净妙明体,其性清净不动、觉照圆明,妙觉如来,亦被称作金刚王体或佛体。因其为统统之底子、万法之本源,故而称“王” 。此佛体实在不虚,是人之灵性本源,亦可名“心”,即“妙心”。若能超脱我相,便无需固执于“心”之名。真我独一,便是世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