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梅坞诗劫(上)[第1页/共2页]
喜好商海惊龙请大师保藏:商海惊龙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诗会散后,陆九渊正在梅树下清算诗稿,忽闻假山后传来争论声。“撕了她的诗!让她晓得书院不是绣楼!”几个顽童举着墨迹未干的宣纸乱跑,纸页上《茶神赋》的笔迹已被扯破,恰是柳如烟的笔迹。他冲畴当年,最后一页正飘向积雪山石,仓猝伸手去接,指尖却被残纸边沿划破,血珠滴在“茶神吐息化千露”句尾,竟让断裂的笔划主动衔接,透出淡淡金光。
茶会始于申时,陆九渊的《龙井二十四香》刚念到第七首《腐败》,席间便传来抽气声。柳如烟坐在父切身侧,手中团扇“啪”地展开,扇面上绘着的恰是龙井茶园晨雾——与他诗中“腐败雾起分三色,一青二白三留痕”所描分毫不差。当念到末篇《大寒》“雪压茶根根愈壮,待春破雪吐新芽”时,她眼中出现微光,团扇边沿的流苏悄悄颤抖,扫过桌沿的茶盏,溅出的茶渍竟在木面上晕出蝶形。
紫阳书院的梅坞茶会设在惊蛰后三日,十八棵老梅开得恰好,枝头积雪未消,花瓣却已浸着新茶的清润。十二岁的陆九渊抱着半卷《茶经》蹲在梅树下,鼻尖缭绕着梅花香与炒茶灶的炊火气,指尖在冻僵的石桌上画着《龙井二十四香》的诗稿——这是他按二十四骨气为西湖龙井写的组诗,每首藏着一种制茶秘辛。
“用龙井新叶煮浆糊吧。”陆九渊拾起地上的残页,闻到她袖中传来的沉水香,与本身茶寮里的陈年茶膏气味奇妙地相合,“明前茶的叶汁黏性最足,且能护纸千年。”他带着她走向书院后圃的小茶灶,积雪下的茶芽刚冒尖,指尖掐下三枚,在掌心搓出清绿汁液,混着糯米浆调成糊。
陆九渊昂首,恰见石径转角处,鹅黄裙裾拂过梅枝,提着玛瑙灯的少女正与侍婢说着话。她鬓边别着片蝶形银箔,在雪光中忽明忽暗,竟与他右肩的茶渍胎记模糊共振。“那是柳祭酒的令媛如烟蜜斯。”王公子碰了碰他,“客岁中秋诗会,她作的《咏茶灶》惊得白鹦鹉都忘了学舌。”
“谨慎!”柳如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陆九渊回身时,她的鹅黄裙角已沾上雪水,手中攥着半幅残卷,“这些地痞嫌我写茶神用了‘绣针挑蕊’的比方,说女子不该论茶道。”她的指尖划过破坏处,俄然怔住——被陆九渊血珠浸润的笔迹,现在在暮色中竟显出游龙般的纹路,恰是五显祠地宫砖墙上的陈腐符文。
“要下雨了。”陆九渊撑起油纸伞,伞骨收回轻微的“咔嗒”声。客岁祖父用老龙井的枯枝为他制伞,本日竟在柳如烟触碰到伞柄时,某根伞骨俄然裂开,暴露内侧用茶针刻的“双生”二字——那是他五岁时,在后山捡到断伞骨,仿照茶经上的古字刻下的,却不知为何与面前少女的出身暗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