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玄幻奇幻 - 大话灵山 - [第105章 龙头峰]

[第105章 龙头峰][第1页/共3页]

敖清决定暂留灵山。他化作中年男人,赤足站在齐腰深的大水中,指引百姓用松木搭建临时堤坝。“顺着山势筑堰,莫与水争路。”他的手掌按在湿滑的岩石上,竟有青苔敏捷发展,将石块粘合得严丝合缝。百姓们惊奇地发明,这位“龙先生”力大无穷,单手能举起磨盘大的石头,眼中常泛着水光,仿佛藏着全部陆地。

三个月后,桃溪镇垂垂规复活机。百姓们筹议着在龙头峰修建龙王庙,敖清开初推让,老族长却红着眼眶说:“先生救了我们百口性命,若不立庙,便是教子孙忘了恩典。”因而世人凑钱,在龙首岩下盖起三间青砖房,正中供奉敖清的神像——按他化形时的模样,青袍长须,左手托龙珠,右手作治水印。

百姓们这才重视到,龙头峰的龙首岩上,不知何时多出了七个泉眼,清泉从“眼睛”“鼻孔”“口中”流出,在山脚下堆积成七条溪流,灌溉着荒凉的地步。敖清又教村民在溪流旁莳植菖蒲、芦苇,既能固土,又能净化水质:“水乃生灵之源,需敬之,护之。”

更深露重时,老族长忽见龙头峰方向闪过青蓝光芒,一道匹练般的水柱直冲云霄,继而传来龙吟,声如滚雷,震得木筏上的油灯明灭不定。他揉揉眼睛,仿佛瞥见云端有巨龙摆尾,鳞片在月光下泛着幽蓝光芒,龙首正对着桃溪镇方向,似在俯瞰人间痛苦。

当旅客登上龙头峰,抚摩着龙首岩上的“龙须”——那是千年藤萝构成的天然帘幕,听着山风穿过岩缝收回的低吟,恍若巨龙的鼾声,便会明白:所谓传说,向来不是虚无缥缈的神话,而是一方水土与保护者的永久左券。敖清的龙珠仍在深潭中甜睡,龙鳞仍在岩石间发光,他的故事,早已融入灵山的每一滴泉水、每一片松涛,成为百姓心中永不退色的图腾。

现在的龙头峰,龙首岩的“眼睛”还是清澈,龙口泉日夜流淌,构成的瀑布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恍若龙涎化雨。登峰的石阶旁,到处可见嵌在岩缝中的“龙鳞石”,青灰色的石面上充满不法则的斑纹,摸上去温润如玉,山民说这是敖清当年战役时留下的鳞甲所化。

4、龙珠镇海:云崖深处藏龙威

龙王庙已成为灵山最陈腐的道观,庙中香火不竭,求雨的典礼持续千年:以新麦面塑成龙形,投入龙井,若面团逆流而下,则预示风调雨顺;若逆流而上,则需开渠备旱。曾有地理学家考查发明,龙头峰的地质布局确切奇特,七处泉眼对应着地下七条暗河,构整天然的水利体系,与《治水经》中的记录分毫不差。

东海龙宫第七子敖清,现在正化作青袍公子,站在龙头峰巅。他本是鄱阳湖的镇守龙神,因感到到灵山地气混乱,特来查探。脚下的深潭本该是龙宫入口,现在却泛着腥臭,潭水呈黑褐色,无数气泡翻涌,模糊可见水下有暗紫色的鳞甲闪过——是黑蛟,上古共工氏的遗孽,趁天庭水官述职之机,在此兴风作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