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玄幻奇幻 - 大话灵山 - [第112章 龙须峰]

[第112章 龙须峰][第1页/共4页]

“老龙,你竟要与凡界山岳共生?”东海龙王惊怒交集,抛出“斩龙台”,却见青龙俄然张口,将太初龙珠与峰巅石龙的龙珠合二为一,化作“太极龙章”,印在天网上。天网回声而裂,暴露背后的银河,而青龙的龙身,已深深嵌入龙须峰的每道石棱。

此战持续七日,青龙的龙角被斩落一支,却换来灵山百日细雨。他将断角埋入峰巅,竟长成“龙须松”,针叶颀长如须,可集雾成露。村正捧着新收的“龙涎稻”(用带血的清泉灌溉所生)前来,见他倚石而坐,龙尾已化作青石棱线,大惊失容。青龙却笑道:“龙身化峰,方得长生护民。”

泰初期间,东方七宿之青龙神君在九霄巡查,忽见下界信州地界腾起青白之气,如游龙摆尾,直透斗牛。他按下云头,但见七十二峰如莲瓣环抱,中心一峰好似虬龙举头,峰腰处垂挂数百条青石棱线,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恰是“龙须倒挂接天泉”的异象。

小陈笑着解释:“那是阳光穿过龙须松,在石像上投下的光影。不过老一辈人说,每当有旱情,石像掌心的水珠就会变大,提示大师节水。”说话间,一名生态学家正在记录峰间的水文数据,他的仪器显现,龙须峰的地下暗河体系,竟能主动净化水质,保持水量均衡——恰是青龙当年以龙身融入峰体时,留下的“死水灵枢”。

紫微天网降下时,青龙正在峰顶修补水脉。四海夜叉祭起“定海神针”,企图将龙须峰沉上天底,却见峰腰的龙须草俄然化作千万水蛇,缠住神针。“尔等可知,此峰乃泰初青龙蜕骨所化?”青龙甩去青衫,暴露鳞甲闪动的龙身,太初龙珠在额间大放光亮,“看我以峰为甲,以云为翼!”

5、龙战于野:翻江倒海裂苍穹

近代抗战期间,日军诡计在龙须峰修建水坝,火药却在石像前莫名见效,批示官夜梦青龙甩尾,惊醒后见掌心有鳞痕,遂仓促撤退;1998年长江大水,灵山地区却安然无恙,水文专家发明,龙须峰的地下暗河体系竟主动调度了水量,恰如青龙当年所授的“五气朝元”之术。

东海龙王怒极,祭起“万斛明珠”,照得满山赤亮。青龙却盘绕峰身,龙尾拍打龙须石缝,竟哄动地下暗河喷发,构成“九龙吸水”之阵。水幕中,他的龙身与峰体垂垂融会,龙须石棱化作龙鳞,峰顶石龙昂开端颅,与他首尾呼应。

山民们闻讯赶来,将龙须峰围得水泄不通。年逾八旬的老村正拄着龙须松制成的拐杖,颤声说道:“仙长护了我们三十年,若要拿他,就先让我们死在龙须水畔!”说着,带领世人跪下,以陶罐承接峰间清泉,高举过顶——罐中倒映的青龙虚影,竟与龙须峰的表面垂垂重合。

天兵们见“人峰共生”已成,晓得再难摆荡龙须峰,只得悻悻回天。临行前,东海龙王望着石像叹道:“痴儿,你可知这一化,便是永堕循环,再无位列仙班之日?”却不知,石像的眉心间,正闪动着太初龙珠的碎光——那是他留给人间的“水脉灵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