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玄幻奇幻 - 大话灵山 - [第114章 葛仙峰]

[第114章 葛仙峰][第3页/共4页]

7、化石为丹:金身永镇葛仙台

夏至,灵山景区的缆车缓缓升起,导游小陈指着远处的丹鼎形巨峰:“那就是葛仙峰,海拔1096米,峰顶的丹炉遗址至今仍有青烟冒出,科学解释是地下硫黄矿天然挥发,但我们本地人都说是葛仙翁的丹火未熄……”

山民们闻讯赶来,将葛仙峰围得水泄不通。青岩已过而立之年,现在扶着老村长,眼中含泪:“仙翁救了我们十余年,若要拿他,便从我们身上踏畴昔!”百姓们捧着药罐、丹书,乃至当年抱病时换下的衣物,在丹房前堆成小山,哭声震天。

中平元年,中原大乱,灵山一带发作“赤斑疫”,患者满身起红斑,高热不退,十室九空。葛玄正在峰顶炼制“灵宝祛瘟丹”,忽见山脚下升起黑烟——那是百姓燃烧病尸的焦臭味。他长叹一声,取下丹炉,倒入整株金掌莲,又咬破指尖,滴入三滴心头血:“本日便以丹炉为舟,渡此劫波。”

葛玄轻抚老村长的手,将随身的玉扳指取下,放入松露泉:“此泉此后会主动涌出祛病水,你们只需晨昏祭拜,莫要荒废农桑。”回身对天将拱手:“容我与弟子交代后事,马上随你们回天。”却在步入丹房时,以“袖里乾坤”之术,将毕生心血——三卷玉简、半炉金丹、五雷镇邪铃,全数融入峰体岩纹。

疫情过后,葛玄在丹房外设下石案,白日治病,夜晚则将毕生所学刻入玉简。他编着《灵宝采药经》,详细记录灵山百种药草的性味、汇集时候和炮制体例;又创“五禽吐纳术”,教孩童仿照虎、鹿、熊、猿、鸟的行动,加强体质;乃至改进了山民的饮食风俗,将丹砂泥烧制的陶罐赠给百姓,叮咛“粥煮七分,留三分养锅气”。

天兵们见“人丹合一”已成,晓得再难摆荡葛仙峰,只得悻悻回天。临行前,武曲星君望着石像叹道:“痴儿,你可知这一化,便是永堕人间,再无成仙登仙之日?”却不知,石像的眉心间,正闪动着他当年融入峰体的玉简光芒——那是他留给人间的“灵宝心灯”。

2、丹房初辟:松烟墨火写灵枢

葛玄在峰腰的中层岩台搭建“灵宝丹房”,以松木为梁,树皮为瓦,房檐下吊挂着自炼的“五雷镇邪铃”。丹房内,青铜丹炉踞于中心,炉下的硫黄火池日夜不熄,炉旁的药架上摆满了他从各地采来的珍稀药草:昆仑山的雪参、蓬莱岛的珊瑚草、终南山的千年茯神,在松露泉的雾气中悄悄摇摆。

5、天诏临峰:金阙严肃压云巅

近代抗战期间,日军飞机轰炸灵山,炸弹却在葛仙峰上空主动转向,飞翔员过后回想,曾见云端有老道持炉而立;2008年汶川地动,灵山震感激烈,唯有葛仙峰稳如泰山,石像手中的丹炉竟流出红色药液,经检测含有天然止血成分,救了很多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