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石狮峰][第1页/共4页]
三国期间,灵山遭受百年一遇的山匪,千余人马气势汹汹而来。当匪首的刀劈向石狮峰时,石像眼中俄然射出金光,吼声回荡山间,吓得匪众战马吃惊,纷繁坠崖;唐朝贞观年间,高僧玄奘路过,见石像鬃毛间固结的露水能治眼疾,遂在《大唐西域记》中记录“石狮峰露,明目去翳”;宋朝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夜宿镇狮祠,梦见神狮踏云而来,醒后在岩壁题下“金狮一吼万魔惊,护得人间草木青”。
浑沌初开时,盘古左眼化作日月,右眼凝为星斗,睫毛坠落人间,竟在信州地界凝成一座奇峰:狮头昂立东南,狮爪踏云西望,狮尾蜷曲如钟鼓,浑身充满天然的鳞甲纹路,连鬃毛都根根清楚,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山民们畏敬地称其为“石狮峰”,却不知这原是天庭镇守北天门的“玄黄狮”的一缕精魄所化。
春播时节,见青壮们耕地艰巨,玄黄狮竟主动伏身,让山民们以其背为犁,狮爪踏过之处,硬土主动翻松,播下的种子还未抽芽,便有露水从鬃毛滴落,润及根须。夏季暴雨,它蹲在村口,伸开狮口吸走山洪,再化作细雨洒向梯田;秋收割稻,它用尾巴扫平田间杂草,连稻草都主动捆成整齐的草垛;冬雪封山,它趴在隘口,体温熔化积雪,为百姓踏出安然的山路。
玄黄狮在狮尾岩下寻得天然洞窟,以神力斥地“镇邪洞”,洞口以震山铃为门,铃上刻满北斗镇魔符文。它白日卧在峰顶守望,鬃毛随风云变幻闪现金、红、青三色——金色示晴,红色预警,青色降雨。每当瞥见野兽靠近村庄,便甩动狮尾,尾端的“雷火珠”便会射出光芒,如利箭般摈除凶兽。
如此保护十年,灵山一带再无兽患,连最凶悍的吊睛白额虎,都远远绕开石狮峰。山民们在峰脚修建“镇狮祠”,每逢月朔十五,便以新收的稻米、自酿的米酒祭奠,香火环绕中,玄黄狮常化作金光融入祠堂的石狮雕像,冷静接管百姓的戴德。
暮色中,山风掠过石狮峰,竟传来模糊的狮吼声——那是风吹过岩缝的天然声响,却让民气生畏敬。石像的眼睛在落日下闪动,仿佛下一刻就会甩动鬃毛,再次收回震山吼怒。
6、化石为狮:玄精凝魄护千劫
“狮子爷爷!”阿虎哭喊着扑向垂垂石化的神狮,只见它的瞳孔化作两颗黑曜石,永久凝睇着东南边的村庄;鬃毛凝固成岩纹,却在风雨中收回纤细的铃音;狮爪深深堕入岩缝,竟与山岳融为一体,构成“五爪护山”的天然异景。
霜降,灵山景区的登山道上,导游小王正指着远处的狮形巨峰:“那就是石狮峰,岩体上的鳞甲纹路和狮爪印都是天然构成的,科学解释是花岗岩风化而至,但我们本地人都说是神狮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