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船石峰][第2页/共4页]
决定性的一击来自"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的法旨。雷神凝集毕生法力,在掌心构成磨盘大的雷球,喝一声"破!"雷球如陨石般砸向石船。只听山崩地裂之声,石船被劈成三段:船头坠于山腰,构成本日的"船头岩";船身横卧山脚,化为三块相连的"船身石";船尾飞落山谷,变成"船尾瀑"的泉源。石船妖的精魄被封印在"海眼洞"中,洞口的八卦形石纹,传闻是雷神留下的镇妖符。
大水初现时,先是山脚下的河道逆流,井水喷涌如柱。三今后,石船妖站在峰顶祭起海螺瓶,九斗九升海水化作黑云压城,瞬息间暴雨滂湃。《上饶府志》载:"壬戌年夏,连雨旬日,信江倒灌,田庐皆没,浮尸蔽江。"百姓躲进灵山深处,却见石船妖的巨舰在云海中穿行,船首火焰所到之处,树木燃烧却不落水,构成"水火同焚"的奇景。她站在船头大笑:"人间既恋陆地,吾便赐你们无边沧海!"
(一)登顶时候的时空折叠
4、登临者说:在神话与实际之间
登山步道从海拔500米的船石村开端,每上升百米便闪现分歧的地质景观。海拔700米处,步道切入"船腹"位置,可见一道长达300米的程度裂隙,岩壁上充满蜂窝状凹坑,本地山民称为"缆绳孔",传说曾是石船妖系泊船只的处所。裂隙深处排泄的泉水构成"船舷瀑",雨季时如白练垂落,雨季则化作点点珠串,在阳光里折射出七彩光晕。
灵山七十二峰如星子散落,船石峰却独以"航船"之姿傲立群伦。它位于灵山主脊线西北端,由三块巨型花岗岩叠加而成,船头朝西微倾,船尾向东伸展,两侧"船舷"延长出两道峻峭的山脊,如巨舰劈开云浪。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在《江右游日记》中记录:"北眺船石,若巨舶泊于苍海,桅樯仿佛,风雨不能动其姿。"
2、沧波旧梦:石船妖传说的多维解构
(三)泥沙层:陆地的遗书
山脚的三块巨石被称为"石船三叠"。最东边的"船头残件"高15米,顶部略尖,大要有纵向裂纹,好似被雷劈出的陈迹;中间的"船身主件"呈长方体,长20米,宽8米,侧面有法则的凹槽,山民传说那是石船的货舱;西边的"船尾舵石"较小,呈扇形,底部有天然孔洞,穿绳可动,仿佛还能掌控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