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玄幻奇幻 - 大话灵山 - [第45章 七夕乞巧]

[第45章 七夕乞巧][第4页/共6页]

〈乞巧灵辉〉

“看!七巧云阶!”小玉惊呼。七层石面青光与北斗连成光阶,银蓝门路直抵天阙。阿莲掌心织云梭发烫,梭上嫘祖像衣袂飞舞,真蚕丝从梭口吐出,于空中织就半透明星图,每道丝线缀着藐细姨芒。

5、丑时心印·天衣降凡

织女星光芒化作银雨落天井,阿莲见银雨中裹着半匹透明丝帛,星尘绣就“灵山七巧”图谱。她颤抖着接过,帛面映出少女掌纹,每道掌纹中心皆有红茅晶般光点。当丝帛铺于棋盘,母亲面庞闪现,浅笑道:“巧艺非技艺,是地盘予虔诚者的情书。”

小玉镇静指向掌心,那边闪现淡淡七叶莲纹,与七孔针孔分歧;阿莲掌心的红茅花印记,花瓣亦化作星芒状——嫘祖的启迪藏于纤细处:真正的巧艺,在对一草一叶的畏敬,一丝一线的珍惜。

更鼓响起,阿莲将七孔针置玉衡石上,针孔正对织女星。她瞥见针身冰蚕化石中,极小的蚕影在爬动——传说中嫘祖留下的“天蚕灵魄”。“穿针非穿线,是穿星。”她将系金铃的彩线递给小玉,“当铃声与星轨共振,便是巧心相通之时。”

4、丑时星颤·仙踪乍现

小玉的金铃清越作响,彩线在指尖轻颤,似有无形之手牵引。少女屏息将丝线对准针孔——线尖触孔刹时,乞巧台蜂鸣,七层云母石齐亮,构成贯穿六合的光柱。阿莲见小玉指尖泛微光,那是母亲曾说的“巧心初醒”,当年母亲亦在如许的光芒中,学会织就随季候变色的云霞锦。

1、戌时天井·七巧初醒

三清殿钟声惊起流萤,阿莲握织云梭,似闻母亲声在风中:“以身心感受草木呼吸,每针每线皆成连接六合的灵辉。”现在的乞巧台,已是六合、先人、灵山的对话之桥,让少女巧心,化作传承千年的灵响中最清越的音符。

阿莲抚过腕间蚕纹银镯,俄然晓得:乞巧非向星神求艺,而是以虔诚唤醒体内巧魂。正如红茅染霞需晨露滋养,织云成锦赖桑蚕奉献,真正的巧艺,藏于对一草一木的畏敬。

5、寅时心印·灵辉长照

此时巧草荧光大盛,每片叶子放映影象:小玉初穿针的严峻、阿莲绣坏时的眼泪、母亲临终前的温度。影象化蝶飞向银河,携星芒返回,落于发间,成永不退色的巧草饰。

“把稳璇玑盘!”小玉抱着紫檀木盒疾步而来,盒中月光石雕成的棋盘现世:盘面刻灵山三十六峰,七十二枚白玉棋子嵌红茅晶,烛火下贱转温润光晕。阿莲忆起母亲临终语:“此盘乃嫘祖显灵所赠,棋子落盘可引星力——太姥姥曾凭此乞得天衣无缝之艺。”

“阿姐,巧草尖凝着露水!”十二岁的小玉举着竹枝蹦跳而来,发间三枚巧草蝶饰随法度轻颤,荧光映着鼻尖细汗,恍若星子落于月轮。阿莲接过竹枝,指尖触到叶片绒毛下的脉动——母亲曾说,此草通灵,唯七夕前夕与乞巧心音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