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重阳登高][第5页/共11页]
7、日升雾散
"来岁重阳,该教你酿菊酒了。"祖父俄然说,声音里带着笑意。阿林望着远处鹰嘴岩的表面,在月光下像位俯瞰人间的老者,俄然明白,这传承了千年的敬老宴,本来不是酒有多香,菜有多美,而是当年轻的手握住衰老的手时,光阴便有了温度,而那些被几次报告的故事,恰是让这温度永久不凉的火种。
火光俄然狠恶地跳动起来,三十六支火把同时明灭,仿佛有双无形的手在拨弄火焰。陈先内行中的青铜爵里,酒面出现精密的波纹,倒映着祭坛上空浮动的光影,竟模糊闪现出几个恍惚的人影:有头戴斗笠的开荒者,有背着药篓的医者,另有手持弓箭的保卫,他们的衣袂在火光中飞舞,像要从汗青的烟云中走出来。
平台上的灯火垂垂燃烧,唯有石缝里的野菊还在月光下悄悄摇摆。不知谁家的婴儿在襁褓中哭泣,哭声混着山风,飘向了更广宽的夜空。重阳的玉轮,就如许照着下山的人,照着桌上残留的菊瓣,照着石墙上未干的酒渍,把这场超越时空的敬老宴,永久刻在了灵山的褶皱里。
山径旁的野菊丛里,小妮子正把刚挖到的菊花捧在掌心,看那露水顺着花瓣滑到指尖,俄然想起阿娘说的"饮露成仙"的传说。她谨慎翼翼地舔了舔指尖的露水,凉丝丝的,带着淡淡的菊香,忍不住笑出声来,转头对火伴说:"我尝到星星的味道了!"孩子们听了,纷繁伸脱手指去接花瓣上的露水,笑声混着菊香,在晨雾未散的山谷里飘得很远。
山径上的人群持续往上攀登,衣袂在风中飞舞,有的沾着草屑,有的别着野菊,像一群从画里走出来的神仙。老者走在中间,陶壶在腰间悄悄摇摆,壶盖上的铜铃收回细碎的声响,和着石阶上的脚步声,谱成一支陈腐的重阳曲。不知谁起了个头,世人便低声吟起了传播千年的诗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道松鼠鳜鱼,要先炸后烧,刀工得像松鼠尾巴。"坐在主位的族老夹起一筷鱼肉,酱汁裹着酥脆的鱼皮收回"滋滋"声,"当年你太奶奶在时,总说鱼嘴要对着长辈,这叫'年年不足向尊前'。"他说话时,鱼尾上的金箔在灯光下微微颤抖,映得满桌菜肴都像镀了层金边。
3、酉时三刻·玉液盈杯
当半夜的露水漫过平台的青砖,最后一盏灯笼也消逝在山弯后。长桌上的杯盘早已洗净,唯有那方古画还摊在石案上,月光为画中的人物镀上了银边,仿佛他们随时会从画里走出来,持续报告那些关于敬老、关于传承的故事。石臼里的茱萸碎末披发着淡淡的辛辣,混着泥土的气味,渐渐融入了灵山的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