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玄幻奇幻 - 大话灵山 - 第56章 永续之策]

第56章 永续之策][第1页/共9页]

当第一缕金红色的阳光掠过碑顶时,青岩的机器臂俄然展开成青龙形状,龙首微昂,口中吐出藐小的光雾。陈雨桐认出那是山体水汽循环数据的可视化闪现,客岁他们在主峰安装的三百个传感器,现在正将湿度、负氧离子浓度等数据转化为活动的光带,缠绕在誓词碑四周。

智能机器人"青岩"从雾中驶来,六条机器腿碾过落叶时收回仿生的踩踏声。这台融会了灵山青蛇活动仿生学的机器人,是中科院团队耗时两年研发的,现在机器臂托着的檀木盒里,整齐码放着三十七枚保护者徽章。陈雨桐重视到,徽章主体是松针编织的七叶莲形状,边沿缠绕着细如发丝的光纤,而基座部分竟是用回收的矿灯金属熔铸的,大要还留着当年矿工们的指纹凹痕。

这一晚,信仁中学的电子屏换上了新的鼓吹片。镜头掠过药圃里的石碑,掠过门生们在山林间辨识药草的身影,最后定焦在晨露中的七叶莲——叶片上的水珠折射着光,仿佛无数个小小的太阳,正在将陈腐的聪明,播撒进年青的内心。而在更远处的灵山深处,新种下的七叶莲正沿着当年的采药小径伸展,根系在泥土里编织成网,如同文明的基因,在光阴的长河里,永不退色。

"陈叔,喝杯茶吧。"张翠兰端着珐琅缸走过来,茶汤里飘着几片新采的野菊。她指着远处正在搭建的地质公园模型:"你看,将来这里要建矿石标本馆,把当年的开采东西都摆设出来,让先人晓得'金山银山'是如何变成'绿水青山'的。"模型上,曾经的采石场被设想成下沉式展厅,四周环抱着植被规复区,一条玻璃栈道从展厅顶部穿过,旅客能够俯瞰全部修复过程。

当第一缕阳光照亮花匠徽时,老陈俄然明白,这枚徽章上的幽蓝,不是金属的光芒,而是来自光阴的沉淀。就像红豆杉需求百年才气成材,生态修复也需求一代人的死守。他站起家,拍了拍花匠服上的泥土,向育苗基地走去——那边另有五百株幼苗等着移栽,而在更远处的山坳里,地质公园的奠定典礼即将停止,工地上的发掘机正在清理最后的渣土,铲斗里翻出的,是带着草根的潮湿泥土。

"二十年前,第一批生态修复者在这里种下第一百株红豆杉时,曾用松针编了手环戴在腕上。"护山队总长李建国的声音从石碑后传来,他胸前的旧花匠徽与新徽章在晨雾中相映,"现在你们的徽章里,嵌着从那批松树上汇集的年轮样本——每一道纹路,都是时候的左券。"

课堂传来的油墨香混着窗外的药草味,汗青组办公室的老藤椅吱呀作响。林秀芳对着电脑调剂课件,屏幕上是她花三个月清算的《灵山文明基因图谱》,从商周期间的巫傩文明到近代的草药贸易,每个节点都配着什物照片——青铜器上的云雷纹与七叶莲的叶片表面惊人类似,清朝药商的帐本里夹着半片风干的七叶莲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