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玄幻奇幻 - 大话灵山 - [第83章 百谷峰]

[第83章 百谷峰][第1页/共4页]

2、谷中光阴

胡昭的侄子胡超担当衣钵,精研医术与道法。传说晋太丰年间,晋太子抱病垂死,胡超奉诏入宫,仅用三剂百谷峰的药草便药到病除,推却犒赏时,竟在宫廷中化作清风而去,只留下“松谷门下”的玉牌。天子感其神异,追封胡昭为“灵山玄门鼻祖”,胡超为“胡公真人”,灵山的神仙传说今后愈演愈烈。

胡昭仙逝的动静传遍灵山,大济村的百姓们登上百谷峰,只见草庐内的丹炉尚温,石案上的“谷中有真”四字闪着金光,峰顶的松林竟在刹时换上新绿,每片松针都朝着草庐的方向微垂,如同在致最后的敬意。

6、千年谷响

使者望着随风舞动的白练,忽闻远处传来马蹄声,倒是周瑜策马而来,腰间玉珏恰是当年胡昭所留:“吴侯已悟,先生高志,非权势可动。”他回身对使者低语,“还不快退下,莫惊了山中神仙。”

现在的百谷峰,峰顶的“松谷草庐”遗址已被石栏围住,栏柱上刻着历代文人的题咏,最驰名的是朱熹的“谷深而隐,峰高而明”,将胡昭的精力与山川融为一体。每逢腐败,望仙镇的百姓便会登上百谷峰,在草庐遗址前摆放药草与新麦,这风俗已持续千年,成了对“松谷白叟”最朴素的记念。

最奇异的是葛路村的“神仙靴石”传说。某日,村夫在山径发明一只庞大的麻鞋嵌在岩石中,鞋内竟发展着罕见的九叶灵芝,摘下灵芝后,鞋印却深深切在石上,不管风雨如何腐蚀,始终清楚如初。百姓们说,这是胡昭升仙时留下的萍踪,专为指引迷路的采药人。

“鄙人周瑜,奉吴侯之命,恳请先生出山。”来人恰是江东名将,现在却执长辈礼,“今汉室倾颓,吴侯求贤若渴,先生一身才学,何愁不能兼济天下?”

4、松谷遗踪

喜好大话灵山请大师保藏:大话灵山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站在望仙台上远眺,百谷峰的表面在云雾中时隐时现,仿佛一名长须老者正俯瞰着山下的万家灯火。山风掠过峰顶的松林,传来沙沙的声响,本地人说,那是胡昭在向后代医者传授脉诊之法;若遇暴雨,峰腰处的“百谷峭壁”便会闪现出恍惚的人影,背着藤筐攀爬,那是神仙在指引采药的途径。

晋元康元年,望仙台改建为望仙观,胡昭的青铜药壶被奉为圣物,壶中泉水千年不涸,能治万病。观内的《百谷仙踪图》描画了胡昭在峰巅炼丹、谷中采药、雪地救人的场景,此中“雪地救虎娃”一图尤其逼真:胡昭衣袂上的药草纹路在月光下竟会悄悄摆动,仿佛随时会走下画卷。

建安五年的霜降,灵山北麓的大济村飘着细雪。胡昭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望着西南边向的百谷峰,峰顶的积雪在阳光下泛着青灰色,像一顶神仙的玉冠。他的青布衫上还沾着秦岭的霜尘,腰间悬着的青铜药壶悄悄闲逛,壶身上“松谷”二字是昨夜借宿时用竹枝刻的——自回绝曹操的第五次征召,他已在南下的路上展转三月,终究寻到这处“前望千谷,后倚万松”的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