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英雄练武[第1页/共3页]
龙盘于山:内息如龙盘于山,稳如泰山。这一重境地重视内息的稳定,内息如龙盘于山,稳如泰山。
龙腾于野:内息如龙腾于野,气势初显。这一重境地重视内息的发作,内息如龙腾于野,气势初显。
龙啸于天:内息如龙啸于天,声震四方。这一重境地重视内息的发作,内息如龙啸于天,声震四方。
龙化于天:内息如龙化于天,与六合合一。这一重境地重视内息的融会,内息如龙化于天,与六合合一。
"九龙诀首重'蛰'字。"她枯指叩击井壁,石缝中竟排泄九道青烟,"豪杰,你心火太炽;芷洛,你玄冰过盛。"话音落处,井水轰然沸腾,蒸汽凝成龙形虚影,将二人覆盖此中。
龙归大海:剑势如龙归大海,归于安静。这一招重视剑势的收放,剑势如龙归大海,归于安静。
午后蝉鸣渐起,李嫂立于槐树下,素手捏诀:"龙吟第一式——潜渊听涛。"话音未落,少幼年女已拔剑出鞘。龙豪杰剑势如蛟出水,青锋劈斩带刮风啸;李芷洛却剑走轻灵,刃尖在虚空中划出连环弧影,似龙尾拂水。
檐角铜铃被晨风拂过,收回清脆轻响。六岁的龙豪杰蹲在青石台阶上,正用树枝在泥地里画着歪歪扭扭的"龙"字,额发被汗水黏成几绺,暴露饱满光亮的额头。他生得一双虎魄色眸子,现在睁得圆溜溜的,鼻尖还沾着昨日下午练功时蹭上的草屑。身上那件月白绸缎练功服已洗得泛黄,领口处绣的金线蛟龙却仍熠熠生辉,尾鳍在晨光中似要破衣而出。
龙游于海:内息如龙游于海,矫捷多变。这一重境地重视内息的矫捷,内息如龙游于海,矫捷多变。
永久历法1006年1月2日凌晨六点,茶社后院
李嫂端来食盒,青瓷碗中鸡汤浮着枸杞与参片。龙豪杰埋头啜饮,喉结转动如吞咽火焰;李芷洛却以指尖蘸汤,在石桌上画出"龙"字水痕。忽有麻雀啄食院中桂花,少女倏然弹指,一粒饭粒正中鸟羽——麻雀惊飞,石桌上"龙"字却涓滴无损。
戌时三刻,星斗缀满苍穹。龙豪杰与李芷洛对坐于井台两侧,掌心相抵。少年丹田渐生炽热,内息如赤蟒游走经脉;李芷洛却觉暖流自百会穴渗入,冰丝般的真气沿脊梁蜿蜒。李嫂以银针点刺二人穴道,助其疏导异流。
"错了!"李嫂忽掷竹尺击向龙豪杰剑脊,铿锵声中少年虎口震麻,"剑招在骨不在力!"尺风扫过,龙豪杰腕骨竟自行窜改,剑势蓦地转为柔波——李嫂暗中以内力导其招式。
朝阳初升,金晖穿透竹帘洒在青砖地上。六岁的龙豪杰身着靛蓝棉麻练功服,发髻用银丝带束起,额前碎发被汗水黏成一缕,却仍紧盯着李嫂树模的招式。他脊背绷如幼竹,双臂如鹤翼伸展,稚嫩掌心托着如有若无的雾气——那是内力初生的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