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便利店的止观[第2页/共2页]
隔壁穿环卫服的大叔呼噜呼噜喝着汤,我俄然发明:他喝汤的声音、我的咀嚼声、冰箱的嗡鸣音,在“止观”状况下竟互不滋扰,像分歧轨道的列车——本来“止”不是止息声音,是不让声音在内心撞出火花。
【关东煮止观三法·舌尖三昧】
- 初尝识甜(舌识转意):第一口汤汁触到舌尖,不焦急咽,先辩白甜味从哪个味蕾升起(对应佛家“十八界”观:舌识与味尘相触的刹时,恰是“识”生起之处)。
- 吞咽观气(气随食下):咽下半块萝卜时,设想它带着昆布的“陆地之气”,顺着食道沉到胃脘,像给胃腑熨了层暖膜(中医“胃气”观点具象化:食品下行的线路,就是气的游走途径)。
凌晨一点,夜班结束后的便当店像座孤岛,暖黄灯光下,关东煮的蒸汽在玻璃柜上凝成水珠。我盯着漂泊的萝卜,它在昆布汤里翻了个身,大要的纹路吸饱汤汁,像极了《金刚经》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具象——本来“观安闲”不必在深山,在便当店的玻璃柜前,也能练“食味止观”。
第三法:触器觉身(触尘返照)
【邪念对治·便当店特调】
2. 蒸汽观:盯着玻璃柜的蒸汽上升,把每个小水珠设想成未完成的事情,看它们升到顶部固结、滑落,如同“动机天然生灭”,不必伸手去接。
- 放杯观空(诸法无常):把空杯放在收银台时,留意杯底的水痕垂垂蒸发(佛家“观无常”:热汤会凉,水痕会干,连刚咬过的萝卜,也在胃里渐渐化去——另有甚么焦炙是不能“消化”的?)。
第一法:观形辨质(色界初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