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柏林之冬[第1页/共3页]
“传闻您回绝了米高梅的长约。”女明星安妮莉丝·阿克曼明显也做过功课。
成果捷克斯洛伐克女演员莉妲·巴洛瓦竟然当了真:“他们给我看了一个新脚本,说是300万美圆的大制作……对了,赛珍珠您传闻过吗?”
“您好,我也很喜好您在《蓝衣女孩》中扮演的那位从画中走来的伯爵夫人。”女明星安妮莉丝·阿克曼落落风雅的应对。
1996年评比百年电影的百大女演员,她毫无争议地摘得桂冠,而12次奥斯卡最好女配角奖提名,4次奥斯卡封后,更是好莱坞汗青第一人。拍摄前,凯瑟琳·赫本熟读了赛珍珠的同名小说,学习和中国相干的各种质料,为演好这其中国乡村女性,她煞费苦心肠把眼睛贴成单眼皮,眼部用眼影向上微微吊起,构成了充满东方美感的丹凤眼。
“不,是另一部《龙种(Dragon Seed)》。”被以热诚的体例逐出第三帝国的名利场多年,重返镁光灯下能碰到至心和她侃侃而谈,制止开机现场难堪氛围的德意志女明星安妮莉丝·阿克曼,心存感激的捷克斯洛伐克女演员莉妲·巴洛瓦谈兴更浓:“固然不是女配角,不过我倒感觉女副角的戏份更出彩。”
“当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女明星安妮莉丝·阿克曼顺着她持续毫无马脚的对话:“莫非是她那部获奖作品:《大地(The Good Earth)》的改编脚本?”
跟着八面小巧的凯蒂夫人的插手,立即吸引了在场各大报刊记者的重视。围上来一阵怼脸猛拍,“行刺无数菲林(破钞了大量的菲林)”。
“啊,米高梅要拍《龙种》。”凯蒂夫人明显也看过这本名着:“密斯们要把稳,日本帝国事我们的盟友。”
当时的好莱坞,能拍出《龙种》如许的作品,也有一个特别启事:阿谁特别的战役期间下,中美文明的碰撞交换,却进入空前炽热的阶段。比如《龙种》的原着作者赛珍珠,在1940年就曾建立过一个官方个人叫“东西方协会”。因为她以为,只要通过持之以恒的交换,才气降服中美两国完整分歧的汗青和文明背景所形成的相同停滞,促进两国群众的了解和友情。而这个协会主理的《亚洲》杂志,曾持续鼓吹抗战里的中国,比如埃德加·斯诺的《红星晖映下的中国》(《西行漫记》)最早在美国事在这个刊物上颁发的。而《龙种》这部影片,出世在二战决胜的1944年,当时影片编导主创们恰是一群后代少有的明智的美国人,他们明白中美友爱、团连络作,对于二战胜利的意义,以是,才会有如许一部作品。
一年后的1944年7月20日,好莱坞大片《龙种》在美国各大影院上映,并于次年获得奥斯卡最好女副角奖、最好拍照奖两项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