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调援[第1页/共2页]
“臣等愿往!”众臣齐声应道,声震寰宇。
“陛下,汉阳郡边报,诸葛亮兵出祁山,其势浩大,陇右已有多地开城投降。”
“诸位爱卿,”曹叡的声音不大,但却清楚地传遍了全部朝堂,使得本来喧闹的大殿刹时温馨下来,“诸葛亮兵出祁山,其势虽盛,然蜀军夙来依靠天险,不擅攻城拔寨。今其妄图雍凉之地,只顾进兵而忽视守备,此乃兵家大忌。”
“尚在。”
他谨慎翼翼地揭开仗漆,取出内里的绢帛,展开细读。跟着他的目光在绢帛上挪动,陈群的神采逐步凝重起来——可惜曹叡没甚么眼力劲:
曹叡回到御座,环顾群臣:“诸位爱卿,朕欲往长安观大将军破敌,诸位爱卿可有人愿与朕一同前去?”
曹叡一顿,便持续开口:“左将军张合尚在宛城否?”
他们公然是把我当作小孩子——看着上面的群臣,曹叡再次在心中感慨,然后他思虑了一下,开口了。
本来闹哄哄的群臣顿时温馨下来,陈群看了看他的同僚,这才开口:“回陛下,是安西将军夏侯楙。”
半晌后,还是司徒王朗开口:“陇右如何又有蜀军?蜀军不是在郿县么?”
曹叡微微点头:“准奏。此事便交由司空全权卖力。别的,传朕旨意,命曹真将军密切重视箕谷蜀军意向,切勿轻敌;再命抚军大将军司马懿速率军回援宛城,加强荆、豫二州防备。”
“报——汉阳郡边报!”
固然这些世家和宗室在常日勾心斗角,但是又在某些时候结合起来蒙骗他这个天子,如何拿捏这些臣子才是曹叡当前最大的困难,比拟之下,蜀汉和东吴都只是藓芥之患...
明显这个边报中含有告急军情,以是固然天子正在朝会,保卫还是就这么送了过来,陈群转头看了看,然后又看向曹叡——四位辅政大臣中,曹真、司马懿、曹休都在外驻守,只要他留在洛阳辅政。
分歧于之前的菜市场普通的喧闹,此次他们的声音再也没有一丝对曹叡的不尊敬。
分歧于宗室出身的曹真、曹休,陈群固然是三朝老臣,却还是很重视在曹叡面前的礼节,曹叡见状,微微点头,表示陈群接过边报。陈群会心,当即步下台阶,从保卫手中接过密封的竹筒。
因而曹叡点点头:“夏侯楙镇守长安多年有功,可调回朝廷为尚书,大将军曹真正在郿县,可代替其总督雍凉,再调右将军徐晃——”
曹真在箕谷得胜的动静已经通过其他渠道送到了曹叡这里,不过本日朝会的时候没有任何臣子提及这件事情,明显统统人都在帮他讳饰,倒是司马懿固然没有事前叨教,但是他不待圣旨,星夜平叛,确切是一片报国之心。
然后他就看到一名保卫从殿外急仓促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