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沙雕网友援北伐 - 第370章 人事

第370章 人事[第1页/共3页]

第二批瓷器一样发卖一空,流入凉州的那批瓷器乃至被阎家全数收买用于贩往西域,因而发觉到本身淘到宝的糜家就开端持续采办这些瓷器。

而比来朝中事情最主动的反而是李严,一方面是因为江州作为汉军水军的基地,比来又增加数艘铁船,关兴、黄崇等人忙着练习,时不时还顺着长江往下跑一圈,在水军的护送下,大汉的物质不竭贩往东吴,又换成了财帛和商品运返来。

另一方面跟着诸葛亮再次北上,李严又一次变成了当前朝堂上官职最高的那一个,固然刘禅面对李严的时候不像面对诸葛亮那样凡事皆称善,不过也算得上从善如流——李严鉴于本身已经在军事上获得了服从(夺回小半个荆州),以是近期一向想在政务上也做一番成绩。

毕竟这两年来,一个又一个奋发民气的捷报传回益州,几近扫清了此前的失利主义气味,朝中臣子们曾经被消磨的进取心再度熊熊燃烧起来。特别是跟着凉州的稳定,调派官员的议题再次提上议程,大部分人都信赖跟着丞相在凉州再次挫败魏军的军事行动,汉军对本地的掌控必定更加安定,现在恰是大展雄图、向外拓展权势的绝佳机会。

比如比来锦官城正忙着霸占素纱襌衣的题目,固然襌衣本身并不难做,不过要做到郎君们说的“一两重”就比较困难了,锦官城的织工们挠破了脑袋也织不出这么轻的襌衣,试成品大部分都在三两五钱摆布盘桓,最轻的一件也有三两,这类程度的的衣服想要降落一铢也难,以是锦官城织官不得不大着头向蒋琬禀报说除非把衣服做小,不然短期内一两的衣服还做不出来。

固然仍然有些依靠外置大脑们,不过客观的说,刘禅这半年来的事情主动性还是上升了很多的,特别是在丞相的故意历练和长途参谋的环境下,刘禅作为一个二十多岁两百多斤的孩子,总算有点一国之君的模样了。

(罗宪的名字也做罗献,《裴松之注》和《华阳国志》都用的后者,约莫是某些原因导致罗宪改了名字)

听闻凉州那边官员缺失严峻,连阳群将军都被抓去作太守了,如此虎将,怎能让他深陷烦琐案牍当中,白白华侈一身的军事韬略与杀敌本领呢?身为匡扶汉室的主动分子,必须得为他分担压力,为凉州的安定生长出份力啊!

(汉朝一两相称于15.5克,一钱约莫是3.125克)

本来东吴这边的商品在季汉一方并不占有上风,不过不久前陆仁甲来传授操船课程的时候随口提了一句“景德镇这会儿不晓得是不是属于潘阳县,有的话那边的瓷器不错”,因而在运输商品的时候,糜家的管事就冒险前去潘阳县刺探,成果并未找到一个叫“景德镇”的处所(景德镇设镇于东晋期间,最后称为“昌南”,后连续改名为“新平”、“浮梁”,景德元年因出产的青白瓷质地良好,遂以天子年号“景德”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