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简单金融[第1页/共3页]
并且当代也不像当代买卖这么便利,运输货币来回两国之间是个耗损不小的事情,如果魏国耍赖,季汉也没本领制裁魏国。
考虑到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猜测蜀汉鼎盛期间(约230年代)畅通货币总量约3-5亿枚(因为有直百钱和残存汉五铢混在,这个数字是以标准五铢钱为等价单位的预算值),这意味着网友们送去的这些铜能够极大保障季汉公布的货币的信誉值。
“说人话。”
“钱要买到东西才算钱。”杨易晓的草稿纸上刹时充满计算公式:“铸钱本来就会有耗损,而从团体上看魏国的黄金储备会减少,铜钱储备却没有对应增加,如此接收魏国的黄金储备,等他们没有充足的黄金了,金价就会上涨,而铜钱的代价会下跌,毕竟他们的铜钱本身就是掺杂了其他质料的,如果魏国想要稳订货币,要么就放出更多的黄金储备来,要么就要想体例把他们的铜钱也进步含铜量,这对于一个未同一的封建农业国而言是不小的开支,而经济不稳的环境下,其他行业也会受影响,终究导致国度的不稳定。“
赵星俄然一拍桌子:“等等,你们法学院还教货币战役?“
“那是精力需求,你们又不能让他们去魏国国土搞文明入侵。”杨易晓盯着草稿纸,又敲了敲,“你们就没想着让丞相他们搞点经济入侵?”
“倒差价没甚么需求吧,能到差价的东西多了,再说我们之前还做过银币送畴昔,让他们在西域商路上利用——”
“我们此次送畴昔的东西里确切应当有些铜,就算不能给魏国带来混乱,起码能够安稳季汉的物价,直百钱这类应急的东西如果能想体例处理,当然是好的。”
“你们还送过银币?等等,你给我说说你们到现在为止都干了甚么?”
“叨教。”
(汉五铢钱单枚重量:约3.5克,实际到了三国,也就3克多点,锻造耗损按15%算,实际上能铸币近1亿枚,再多折损一次,也有8500万了)
“甚么?”
“跨国并购课必讲1997亚洲金融危急。“杨易晓用红笔圈住许昌,“第二步是物质战,我们不是能送粮食吗?等秋收时在魏国边疆半价兜售这些粮食,扰乱他们的市场经济,让他们的粟米代价暴跌,到时候魏国的税收必定受影响,而浅显人要么低价出售粮食,要么让它们烂在谷仓——“
“以是你看,话题到了最后还是要搞军援,不然不管是文明入侵还是经济入侵都不会有太好的成果。”赵星一摊手,“但是有一点我感觉你说得对。”
因而赵星把之前网友们干的事情捋了捋,又给杨易晓说了一遍,而杨易晓拿着笔和纸算了算后就开端比划:
“可这不是反过来帮魏国增加铜钱储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