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甘愿困守孤城?[第2页/共3页]
曹文诏前去书院讲学之事本未激起波澜,偏生洪承畴嗅到了可乘之机,决意以此作为冲破口。
洪某只得强压愤激,却如冬眠毒虺般紧盯曹文诏意向,乘机施乃至命噬咬。
仅存万余残部令洪承畴日夜忧心,然较之李、张二人,其势更显微末,唯有望城兴叹。
转眼之间,曹文诏三字响彻金陵闾巷,其策论文章更在士族间竞相传阅。
坊间群情四起,金陵城内不管贩子小民还是簪缨世家,皆对这座书院兴趣盎然。正因如此,前来肄业的女弟子竟如潮流般涌来。
虽欣喜于敌手堕入窘境,张存孟仍不免生出物伤其类之感:"名誉虽重,却成负累,机会未至啊。"
李自成的忧愁并非空穴来风,洪承畴的刚强并非军事气力,但其在士林间的声望绝非张存孟之流可对比。
洪某初至金陵时招揽的文人骚人,昔日追捧者众,目前嫌弃者更甚。
亲赴书院答疑解惑,连女子书院亦不遗漏。
亲信们唯张存孟马首是瞻,深知改投李闯必遭猜忌。观其行事风格,世人皆生鄙夷。
忽有学子豁然起家,眼眶泛红:"家父早逝,若非母亲晓得文墨,家传的绸缎庄早被族亲并吞殆尽!"
莫非张存孟甘心困守孤城?
合座拥戴声如潮涌,偶有贰言者见这阵仗,当即缩首噤声。
推演因果后叶轩莞尔,此真可谓踏遍青山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张存孟早熄了逐鹿之心,虽受李自成暗害伤势轻微,仍佯作重伤静观其变。他始终不解昔日盟友为何突施暗箭,莫非觊觎其麾下精锐?若再遇那位奥秘道人,或可解此谜团。
叶轩始终置身局外,将疆场全权交予叶帆与曹文诏。他坐镇中枢,暗中织就防护之网。
李自成安插的耳目日夜监督张、洪意向,见张存孟按兵不动,反倒问及:"洪承畴处可有异动?"
闻此讯息的洪承畴几欲昏迷,捶案怒喝:"曹文诏欺吾太过!"
"服从!"
待洪承畴策动攻讦之时,未等叶轩等人行动,书院弟子已率先发难。
洪氏甫一行动,关于曹文诏轻渎圣贤的流言便似春笋破土,瞬息间遍及街巷。
众幕僚皆知局势已去,眼下唯有尽量打劫资本以备退路。然李自成仍做着帝王好梦,竟欲勾搭倭寇与西洋人图谋金陵。
顷刻间洪某"申明鹊起",倒是遭万千学子唾骂。
曹公为书院诸生解剖疑问,更传授处世哲学,引得万千学子心驰神驰,这般机遇实属百年难遇!
然其申明尚未远播便遭截断,皆因曹文诏雷霆脱手。
袁崇焕捻须而笑:"仙师明鉴,他们哪知现在书院门槛都要被踏破,多少人家催着我们增建学舍延聘教习。首批女弟子已闯着名号,百姓早不觉得异,很多世家亦已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