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投笔从戎[第1页/共3页]
就在两人正筹办去别处检察时,孙之沆俄然道:“祖父和李大人请留步。”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对于农耕民族来讲,兵戈实在打的也是银子。
现在的六千颗首级,意味着李俊业要支出七八万两的赏银,除了这些以后军中前后总计阵亡了一千来人,高阳丁壮阵亡两千多,这些抚恤费,也要八九万两,另有疆场上各种物质的耗损,都需求弥补。
李俊业想了想道:“这些民夫每人给一斗米,都放他们归去,这些女子,每人都给十两银子一斗米,一并放了。”
“谢少师抬爱!既然如此,那就先让之沆和之滂担负我军中百户官,不知如何。”孙承宗把李俊业夸的都快不美意义了。
孙承宗道:“这些女子既然是建奴沿途掳掠而来,很多都是道途远者,现在建奴兵马未歇,盗贼横行,一群弱女子如何让她们本身归去。”
李俊业道:“少师考虑之事,公然面面俱到,那统统就都有劳少师了。”
“不知李大人意下如何?”孙承宗假装轻咳了两声,轻声的问道,他们的神采仿佛底子就不介怀。
这类严苛的鉴别体例,首要不是为了少记过,少发钱,而是首要为了制止杀良冒功的环境产生。
“只要这点吗?”李俊业明显对这数字有点不对劲。
孙承宗作为天启的帝师,崇祯朝的少师,他的弟子故吏的确遍及天下,只需他一张纸,孙之沆和孙之滂的起点就比浅显人要高很多。
这类看似非常不公道的鉴别轨制,实在是非常有需求的,因为在兵荒马乱的期间,杀良冒功实在是件非常轻易的事情。
“如此怕是贫乏安妥吧!”一向不语的孙承宗,轻声地说道。
但是此役歼敌实在是太多了,光是送到李俊业这里的首级就已经有六千来颗。
孙之沆忙答道:“回李大人的话,我等进营以后,当即查封盘点了堆栈,营中财帛之物,折合白银约有十二三万,军粮马料约有两万多石。”
不过幸亏在北上勤王之前,李俊业就已经在军中改过首级犒赏的标准,改成建奴二十两,鞑子十二两,汉军五两,毕竟对于李俊业军中来讲,建奴实在是太好杀了,每次战役,很多人都靠斩取的首级发了一笔财,以是大师也都能接管。
“建奴营寨,缉获如何,统计出来了吗?”
以是他必必要在短期内弄到十几万两银子,把这账给平,赏银耐久拖欠绝对会影响士气,阵亡者得不到及时的抚恤,这清楚就不是人干的事,搞银子这是当务之急。
缉获了两千多匹战马,这点让李俊业非常欣喜,现在的大明几近已经完整落空了北方传统的养马地,战马是极度稀缺的计谋资本,是有钱也买不到的东西。
孙承宗点了点头。
明军固然是首级记过,但是对于首级的鉴别有非常严苛的标准,比如不但有首级就行了,另有辩白首级的表面特性,最直接能够证明每个首级身份的证据,比如最好的左证,就是建奴他们的腰牌,建奴和明军一样,每小我都会有本身的专属腰牌,作为身份的辨认体例,腰牌上会清楚的记录着建奴的身份,官职、职务、附属之类非常详细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