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带着小公主去旅行 - 第217章 参观青海省博物馆

第217章 参观青海省博物馆[第3页/共3页]

丰富多彩的展品让人目不暇接,穿越在此,光阴仿佛倒流,每一件文物带着千年的光阴囊括而来,感受本身就是时候的旅人,仿佛回到了太古,正在亲眼旁观着汗青的尘烟与起伏。这一刻,你只会想着,这些精彩的器物,固结了先民的聪明,代表着汗青的生长,数千年的窜改在这里得以闪现,让人不由得感慨汗青的沧桑与人文的厚重。

鸾凤铜熏炉盖,汉朝文物。熏炉是当代用来熏香的炉子。在这件熏炉盖上,一只鸾凤单足立于炉盖顶部,另一腿前曲,两翅抖擞,尾翼平伸,似要腾空跃起。制作精彩,是一件集艺术与合用为一体的佳构。

“青海非物质文明遗产展”以青海部分国度级非物质文明遗产名录和省级非物质文明遗产名录为主体,凸起青海民风风俗,表示青海各民族在耐久保存生长过程中所构成的丰富多样的处所和民族文明。

铜鎏金观音菩萨造像:明朝锻造,是明成祖朱棣赠送给瞿昙寺活佛的礼品之一,造像身姿婀娜,立于莲花座上,满身鎏金,艺术代价极高,是永乐宫廷铜造像中的佳构。

跳舞纹彩陶盆,出土于大通上孙家寨,距今约五千多年,最惹人谛视标处所是内壁上的跳舞图案,描画出了五千多年前河湟谷地先民的糊口神态及文明样貌,是我国迄今发明的最早绘有人物跳舞场面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