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乐山大佛[第1页/共3页]
从成都解缆,一起向南,到达魅力之都重庆,沿途的风景与文明,无疑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
张安然他们起首看望了乐山大佛,这座石刻的弥勒佛坐像可谓中国之佛。固然经历了千年的风雨,它仍然耸峙不倒。站在它的脚下,张安然他们瞻仰那宏伟的身姿,内心被深深地动撼和畏敬填满。每一个雕镂细节,都映照出当代中国劳动听民的无穷聪明和高深技艺。
分开成都,张安然他们沿着蜿蜒的公路前行,一起上的山川风景让人沉醉。车窗外的山峦起伏,绿意盎然,偶尔还能见到山间云雾环绕,好像瑶池。
站在山道上背壁望三江,眺而目悦。了望对岸,高楼拔地而起。不堪感慨,与宋朝大文豪苏轼,站在同处看三江美景,美色尚在,风景已幡然换新。
临江阁,左遥远方有一门,有人朝门迈足走去,门内也有人立足逗留。门里有甚么景色,也去看看。
乐山大佛位于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交汇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依凌云山栖霞峰,在临江峭壁凿造而成。乐山大佛别名凌云大佛,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称。
又有石佛,见者有福有寿。告别乐山大佛之时,有个完美的末端。
因而设想着海师和尚,在洞内打坐修练的气象,也进洞一探究竟,成果内里空空如也。
又见寺庙,台阶边坐着大肚石佛,笑口迎痛苦,大腹容万类。
带着对海通和尚崇拜的表情去看凌云寺,凌云寺的正面,寂静弘大。
令人遗憾的是凌云栈道封闭,大佛正在补缀,从左下角绿色维修护围可见。可惜末能踏足凌云栈道,明白栈道幽险;未能身临大佛脚背留影,对比人佛差异;末能在江干瞻仰大佛满身,体味大佛的宏伟壮观。
大佛始建于唐开元初年,即公元713年,制作完工已是公元803年,用时90年。大佛距今已有1200余年。
退出拥堵人群,去别处寻幽访胜,聊补未见大佛满身之憾。园地中心有玉雕记念品,上面刻有乐山大佛字样。
乐山大佛进门处。乐山大佛四个大字,刻在入口上方山石上,人进门好似进入了山洞。
佛像派头宏伟,身形寂静,通高71米,头高14.7米,耳长6.7米,头上有发髻1021个,每个发髻都能够放入一张大圆桌。脚背宽8.5米,能够围坐100多人。
穿方门而过,回看修竹清翠,令人神怡。一起走来,景徊幽峡,神致漫澜。
喜好大唐:带着小公主去观光请大师保藏:大唐:带着小公主去观光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持续前行,峨眉山的美景又映入视线。这里的山峦叠嶂,林木碧绿,山间寺庙隐于云雾当中,更显奥秘。登上山顶,俯瞰四周,云海翻滚,仿佛置身于瑶池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