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七十大寿[第2页/共3页]
这话虽非贺寿,毕竟好听,钱嘛谁也不嫌多,让出来了。
张行云道:“去衡山找刑名啊,你和我一起去,九华派的人坏了事,倒要我们去做说客。”
碧桃峰风景旖旎,如同瑶池,黄芪坐在桃枝上,咬着果子,树下就是潺湲的溪流,两条小鱼在清澈的水中玩耍,黄芪荡着脚,看出了神。
来到镇口,只见临着青石板道,两旁商店鳞次栉比,车水马龙,呼喊喧腾,热烈不凡,张行云最喜如许的去处,向一边的老翁问道:“这是甚么处所?”
恰是暑热时节,越往下走,日头便越狠恶,唐思戴起了一顶青丝帷帽,又将另一顶碧锦帷帽送给张行云遮暑,张行云初时还沾沾自喜,走了半天,直到上马饮水时,看着河面上的倒影忽感觉有些不对,头上怎地是绿油油的,忙摘下来,见黄芪蹲在一边舀水,道:“黄芪,日头好毒,送顶帽子给你遮阳。”
一起打打闹闹,有说有笑,路程便不感觉长了。
唐思道:“另有我。”
黄芪胡涂了,道:“倒无人和我提及这件事,宗老伯不是要我练剑吗?”
大汉挠挠脑袋,深思着太爷七十岁了,还越活越标致,这话听着如何就这么别扭?但见美人如此,也就不究查了。
张行云道:“她送给我就是我的,我再送给你,我皮糙肉厚不怕晒,你这细皮嫩肉的禁不得这日头,这帽子你看,用的都是上好的斑斓,这技术、这针线,没话说,值很多银子了。”
黄芪倒说得好:“祝白叟家无病无灾,长命百岁。”
黄芪道:“那我们去哪?”
不要钱的饭菜,那还能放过,张行云黄芪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道:“走。”
这一日已来到浮梁地界,傍晚时分,见群山之间,临峰傍水有一个镇子,灯火初起,炊烟袅袅,看来有些畅旺之气,张行云赞道:“虎踞龙盘,灵气会聚,公然好风水。”
老翁道:“本地叫做瑶里镇,为浮梁县统领,前面叫做三头街,分为上街头、中街头、下街头,里头热烈着哩,有句话说是‘上街头,下街头,街长不见头;丝绸缎,糖醋油,店面八百九;八百九,一半是姓赵,一半是姓周’。”
张行云没能得逞,“噗”地一笑:“我还觉得你久在荒蛮,不知人间的这些忌讳,帽子好、好帽子,为何偏要绿油油。”他一边唱一边向黄芪走来,忽猛地一跳,将帽子往他头上扣去,黄芪身法也不慢,足下一点避了开去,纵身上马,笑道:“这帽子我无福消受,张行云,你本身留着吧。”
张行云道:“这一去衡山路长水远,你吃不了这个苦的,黄芪,你小子好安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