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定下厂址[第2页/共3页]
“加工厂的胜利有两方面启事,第一你品控抓得好,产品具有必然的稀缺性;第二,大连的发卖公司是加工厂的门面,我问你,你的发卖公司办理形式和加工厂一样吗?”
又因为村里没有技术职员,刘德水发起由村委会出面,聘请陈晓明来做技术指导,付给他必然酬谢。陈娟秀见大师热忱高涨,私底下找刘德水筹议,在村委会空出一间办公室,由她出钱,给村里采办一批种养殖技术相干册本,建立浏览角。
姜维新选中的处地点抚溪生物医药财产基地内里,全称抚溪生物医药高新技术财产树模区,简称高新区。为了接收多量企业入驻,高新区对入驻企业予以税收,存款方面的优惠。
几次通电话,想问陈娟秀可否追加投资的话都在嘴边,此次也不例外,红姑又一次打了退堂鼓,她奉告本身,锦上添花远远比不上雪中送炭,厂子建起来到处都需求钱,她必须比及最得当的阿谁机会。
“我们的饮片厂今后要面对大型的药企,药房,乃至病院,如果还是加工厂如许的环境,换成是你,你会情愿合作吗?你和小琴也考查太小的饮片厂,说得好听是厂子,实在就是小作坊。我信赖,这不是你想要做的企业。”
第一场清雪飘过,村里又开了一次村民大会,首要筹议莳植龙胆草的事情,陈娟秀在会上和村里承诺,会收买黄泥岗莳植的龙胆草。有了销路,村民莳植热忱被扑灭,几近家家都报了名。
“姜叔,你当年有悔怨过吗?”
山上的蘑菇少,在临上冻之前,陈娟秀抓紧收了一批秋耳。红姑很不甘心,“你晓得卖一斤山蘑菇抵得上5斤木耳不?”
陈娟秀想为黄泥岗做点事。
陈娟秀当然晓得,她劝红姑,“苍蝇再小也是肉,附加值低我们就走量,你多开辟点客户,木耳和香菇管够。”
早晨刚吃过晚餐,陈娟秀的电话响了,她看着来电人,不自发皱了皱眉毛。
电话一向在响,陈娟秀感慨,姜维新一把年纪了,脾气还像个年青人一样倔强,公然应了林玉琴私底下喊他的老倔头。
“花无千日红,人无百日好。”姜维新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沉重,“众口难调,把企业建在家门口,你能包管让统统人都对劲吗?如果不能,村里老头老太太上门,围着你家,或者厂子不走,你能对付得来吗?”
在选厂方面,陈娟秀有两个私心,一个是她有加工厂,二者相隔太远,跑起来太费事,她担忧两两兼顾不了。另一个私心就是,厂子建在黄泥岗,村里人便能够去厂里打工,不消撇家舍业跑到内里,她不止一次闻声村里留守女人眼泪汪汪地提及在外打工的丈夫。这几年也有因为伉俪耐久分家,耐不住孤单,找了别人,终究仳离的环境。
“拉来一个有力的外援,如果光靠我本身必定不可。”陈娟秀脱下高跟鞋,她方才和姜维新去看了一到处所,路走多了,脚掌疼,“加工厂这批木耳加工完,能歇差未几两个月,趁着这个空挡,我和姜厂长争夺在年前把厂址定了,年后立春今后开端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