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德阳殿群臣议后[第1页/共3页]
说到饮宴,梁诩迫不及待地拉着阳干大步迈进城楼,后续如王苍这般新募守兵自有人带向各自寓所。
一番朝议过后,刘宏有些倦意,昨夜的酒水颇美,何朱紫亦美,想到妙处,不由有些等候起来。刚筹办退朝,就听到堂下传来一阵轻微的动静。
人群中,头戴进贤冠,身着儒服的司徒杨赐、司空张济和外穿绛袍,头戴鶡冠的太尉刘宽三人抢先走出人群,腰间用紫绶挂着一枚小小的三公金印,面色沉寂,带领着百官公卿大步往朝堂走去。
“尚书令臣节、仆射臣隽、尚书臣郦、臣睢、臣徽、臣元、臣犴、臣穣顿首言:‘伏念陛下履乾则坤,动合阴阳。群臣大小咸以长秋宫空悬,尊旧依典,章表仍闻,用时乃听。令月谷旦,以何贵报酬皇后,应期正位,群生兆庶莫不式舞。《易》称“受兹介祉”,《诗》云“干禄百福,子孙千亿”,万方幸甚。今谷旦以定,臣请太尉、司徒、司空、太常条列礼节正处上,群臣妾无得上寿,仍旧事臣节、臣隽、臣郦、臣睢、臣徽、臣元、臣犴、臣穣愚暗不达大义,诚惶诚恐,顿首极刑,顿首再拜以闻*。’”
洛阳,北宫,德阳殿。
文官和武官各分两边,一边吃着主子筹办好的早点,一边扎堆聚在一起小声地聊着近期的民生朝政和关于西羌、鲜卑的战事,此中另有好些年纪颇大的,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让这个陈腐的帝国抖上一抖。
朝堂中心,还专门设有三个席位,上面铺着软软的垫子,尚书令曹节*,御史中丞萧瑗*二人高居其上。
1.度辽将军:《后汉书·百官志》:度辽将军,两千石,银印青绶,主掌七郡边骑二千骑,平常主管北边各别族事件,强势的度辽将军乃至能直接批示使匈奴中郎将,二者权势相互排挤。自公元169年桥玄离任后,再设立就是189年了。二十年未起复此官职,足见北方胡患之凶。
4.御史中丞萧瑗:《后汉书·孝灵帝纪》:光和二年,冬十月。巴郡板楯蛮叛,遣御史中丞萧瑗督益州刺史讨之,不克。
使匈奴中郎将:《后汉书·百官志》:比两千石,银印青绶,持节。主掌南匈奴相做事件,长年带五十人保护南匈奴单于,战时卖力征象匈奴马队随军出征。最后一任中郎将张修179年擅杀单于呼微后,朝廷以为权势太大再未设置。
“太守已将此事报予使匈奴中郎将处置了,去岁故中郎将擅杀南匈奴单于呼微,更立羌渠为新单于,下狱坐死。中枢再未设置使匈奴中郎将了,度辽将军*亦多年未设置,朝廷威望未立,匈奴内部未稳,恐得不到多少助力,太守乃募兵三百,充分武泉塞及烽燧中,郡中汉民青壮未几,募此三百人足足破钞月余时候,今冬的雪看来要很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