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蚕食郓州[第1页/共3页]
“自是舍弟出!”宋江毫不踌躇,“此事因小人而起,该当由小人摒挡,只是缺个名分,行事诸多不便。”
张老教头微微点头:“能想明白就好,你在梁山站稳脚根,统统听郎君的安排,千万莫要自作主张。老夫也算能安享暮年!”
宋江上前一步,微微躬身,语气笃定:“大人,小可确有一计,能安设城外伤兵。”
宋江面色不改,神采恭谨:“大人,我朝设有团练一职……”
郓州的村落里,到处留下了梁山之主姜齐的萍踪,梁山的名号,也深深印在了底层百姓的心中。
郓城县衙内,墨香与陈腐纸张的气味满盈在昏黄的光芒里。
吴用微微点头,神采凝重:“话虽如此,可这无知百姓的人苦衷实能起到多高文用,还要郎君细心深耕啊。且不说其他,单是你我这等……也得为今后好好运营啊。”
王伦转头看向吴用,微微一笑:“小可痴顽,不太明白吴总管话中深意。但小可晓得,只需跟着郎君走,总归不会错。若今后功成,以郎君的为人,定不会虐待小可。”
云天彪望着面前的气象,想着之前从关胜口入耳闻的那些事情,心中不由出现一阵茫然:“这朝廷,现在到底如何了?”
云龙胸脯一挺,拱手道:“郎君,您可别小瞧咱,农忙时,咱也没少在地里忙活!”
“清算伤兵?民团?”时文斌似笑非笑,“民团这事儿,建国时太祖就招募过乡兵,厥后王相公也推行过保甲制,十家一保,五保一大保,十大保一都保。你这主张,早有人想过了,归去多读点邸报,少揣摩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
姜齐回归梁山之时,吴用和王伦早就坐在前去琉球的船内。
姜齐目光扫过田间劳作的百姓,说道:“你们部下的兵,大多来自百姓。只要懂他们所思所想,才气和部下兵将高低一心。不然,连部下人想啥都不清楚,还如何带兵兵戈?”
武松看着台下的场景,胸膛微微起伏,一种前所未有的成绩感涌上心头。
时文斌直接打断,嘲笑道:“伤兵的事儿,你也不是头一个来提的,本县能不清楚?可赋税呢?打前次那事儿后,那些士绅跟防贼似的,哪还肯再掏一个子儿?你不是叫‘及时雨’吗?倒是下一场解本县燃眉之急的‘雨’来!”
时文斌抬眸,深深看了宋江一眼,好久,才吐出一句:“且容本县再想想。”
林冲在梁山的日子,也垂垂安稳下来。他每日天不亮便起家,在练武场上挥枪舞剑,指导年青的兵士们习武。
“郎君此举,当真深谋远虑,”王伦突破沉默,“民气在手,梁山便能立于不败之地。”
时文斌坐在书桌前,眉头紧皱,手中狼毫笔重重一搁,把面前堆积如山的公文震得簌簌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