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玄幻奇幻 - 聊斋狐妖传 - 第170章 滕邑奇事

第170章 滕邑奇事[第1页/共4页]

这俩人走得急,啥都没带,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丁生愁得直挠头,没体例,只好去跟邻居借粮,可儿家连一升都不肯借给他。小二却跟没事人似的,笑着说:“没事儿,咱有这些金饰呢。”说完,就把身上的簪子耳环啥的都当了。早晨,俩人关起门,就着昏黄的油灯,你出个灯谜我来猜,或者回想之前读过的书,比比谁记很多。输了的,就伸出两个手指头悄悄敲敲对方的手腕,逗得俩人直乐。

每到春季,村里那些小孩儿不会种地的,小二就给他们钱,让他们去采荼蓟,这一采就采了快二十年了,家里都堆满了。别人都偷偷笑话她,感觉她傻。没想到有一年,山东大饥荒,人吃人都有。小二就把那些荼蓟拿出来,掺上小米,熬粥给哀鸿喝,四周村庄的人都靠这个活了下来,没有往外逃的。

他们家西边住着个姓翁的,是个绿林豪杰。有一天,翁大侠打猎返来,小二就对丁生说:“咱邻居这么有钱,我还怕啥?先借他千把两银子,咋样?”丁生直点头,说:“这可不好借呀,人家凭啥借给咱呀。”小二一笑,说:“我有法儿让他乐意借。”说着,她剪了张纸,三两下就画了个判官模样,往地上一放,拿个鸡笼子罩上。然后拉着丁生爬上床,一边煮着藏酒,一边翻着《周礼》,玩起了酒令:随便平话里哪一页哪一行,俩人就一起翻书看。如果翻到有“食”字边、“水”字边、“酉”字边的,就得喝酒;如果翻到“酒”字部的,就很多喝一倍。

赵旺有个闺女,叫小二,这女人可不得了,长得那叫一个水灵,就跟那画上的仙女儿似的,并且聪明聪明,脑筋转得比谁都快。赵旺两口儿把她当作宝贝疙瘩,疼得不得了。小二六岁那年,赵旺就把她和儿子长春一起送到先生那儿读书去了。这小二啊,那脑筋就像开了窍似的,特别灵光,五年下来,五经都能背得滚瓜烂熟。

再说那丁生,十八岁就考中了秀才,可贰内心一向惦记取小二,死活不肯娶别人。最后,他一咬牙,偷偷地跑去找徐鸿儒,就想在小二身边待着。小二见丁生来了,内心可欢畅了,对他比对别人都好。可小二跟着徐鸿儒忙军务,那是忙得脚不沾地,连爹娘都顾不上。丁生瞅准了机遇,每天早晨去找小二,俩人避开旁人,能聊到半夜半夜。

异史氏说:“小二做的这些事,仿佛是上天必定的,不是靠人力能做到的。但要不是当初听了丁生那句话,早就死了。从这事儿来看,天下上那些有大本领,却走错了路,最后送命的人,必定也很多。谁晓得那六个同窗里,就没有如许的人呢?只是可惜没碰到丁生如许的人来点醒他们啊。”

有天早晨,丁生拉着小二的手,一脸当真地说:“小二,我来这儿,你真不晓得我为啥?”小二眨巴着大眼睛,迷惑地说:“不晓得呀。”丁生叹了口气,说:“我可不是想攀高枝,我就是冲着你来的呀。你看看,咱这干的都是啥呀,这邪门歪道的,迟早得垮台。你这么聪明,咋就不明白呢?你如果能跟我一起逃出去,我这辈子就真没白活。”小二听了,愣了一会儿,像是俄然醒了神,说:“背着爹娘跑,那太不仗义了,我得跟他们说说。”说完,俩人就去找赵旺,把短长干系一五一十地说了。可赵旺死活不信,还说:“我师父那是神仙下凡,还能有错?”小二晓得劝不动,就偷偷地把头发盘了起来,变了个样儿。她拿出两只纸鸢,和丁生一人一只,脚一蹬,纸鸢就扇着翅膀飞上了天,像那比翼鸟似的,紧紧地挨在一起。天一亮,俩人就到了莱芜地界,小二悄悄一捏纸鸢脖子,纸鸢就打着旋儿落了下来。他们收起纸鸢,又找来两匹马,一起疾走到了山阴里,跟人说他们是避祸的,租了间屋子住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