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就这么巧?[第2页/共3页]
姜老太太盘了盘佛珠,道:“你是不是还闻声甚么风声了?一起说了吧。”
小时候还好,长大立室立业,掌权今后,便把姜老太太挤兑的只能偏居一角。平常的开消不必说,这个都不缺,可老太太如果想听个曲儿,看个戏,多烧燃烧盆,多取点冰,都是不能够了。
见少年郎可贵的皱起了眉,在房间中踱步,张秉文也猜出,这恐怕不是甚么好动静。
“殿下,都城接到密报,是太病院传来的动静。”
张秉文一愣,挠挠头:“殿下,这一起跋山渡水,我们碰到多少次伤害。部属不敢未几想。”
九丫头前脚被大师算出来命格贵重,后脚府上就招了山贼。
“唉...杀我就用戋戋山贼?像前几次就很好嘛,多上的了台面,三哥身边的暗卫都出动了。”徐澜之敲着桌子,很有些得意:“呵...三哥倒是看得起我。”
姜老太太不知鸳鸯所想,可她掌家多年,多少风波都经历过,只凭经历就感觉这事儿模糊透着古怪。
过了半晌,徐澜之才缓缓道:“...父皇前阵子昏迷了。”
姜老太太这才没那么焦急,抿了口茶:“我当是寺里的和尚。这山脚下的嘛,说的话,就一定当真了。”
还是说闲事儿吧。
其中滋味,只要鸳鸯本身才明白了。
徐澜之这才收起脸上的打趣之色,严厉了起来:“父皇如何说?”
鸳鸯承诺一声,便退下了。
张秉文忙道:“恰是。溥神医行迹不定,神出鬼没。我们的人也是在上个月才刺探到,他云游到了邻州,并在邻州住了月余。”
张秉文从怀中取出一拇指大小的竹筒,从中倒出一张白纸,又从承担里取了一些灰色的粉末洒在了上面。未几时,那白纸上垂垂闪现出几行小字。
姜老太太想了想,号召鸳鸯:“你去把我箱子里的阿谁白玉牡丹步摇送给高氏,就说是送给她压惊的。再对老四提提这个事儿。”
“是。”鸳鸯承诺一声,道:“奴婢瞧周妈妈和青梅的意义,大太太仿佛没将那赖头和尚放心上,只给了吊钱打发了。”
张秉文涨红了脸,赶紧摆手:“部属不敢!殿下别打趣部属了。部属要说的,是,是殿下您的大事!”
本日之事,实在是过分蹊跷。他们刚到冀州城,便碰到了山贼。
这倒不像是命格贵重,反而像是命里带灾了...
鸳鸯忙安抚道:“老太太您别急。那赖头和尚不是翠微寺的,是大太太她们下山路上遇见的。”
“探子来报,最后一次看到溥老先生,便是在翠微寺上。那日,冀州知府的夫人和定国公世子夫人,定国公夫人正巧都在翠微寺。”
鸳鸯点点头。
姜老太太大惊,急道:“你如何不早说?!”
毕竟,姜老太太不是府上几位老爷的生母。这嫡母与庶子之间,老是隔着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