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四章 白露朝会[第2页/共3页]
只因红衣教的根柢根基已全投入到南少林一役中,余下没有操纵代价的外相都是中州百姓。
最后,议事重点则来到了各中州江湖权势的身上。
有鉴于中州数十年来武道昌隆的大环境,很多时候朝廷都不得不在江湖面前低头,对以武犯禁之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江湖也始终是扎在朝廷心中的一根刺。
现在细想之下,小天子点头与否,都是于添那老阉货的意义。
瓦剌东庭军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破庙门城,侵入兴安境,但这一旬风景内雷声大雨点小,未能冲破中州军的阻击,没能把烽火向南伸展。
幽京的凌晨倒是秋风凛冽。
朝廷需求换个别例来表达对江湖义士豪侠们的嘉奖。
一则书记天下,以天子身份代泛博百姓感激各江湖帮派的义举。
红衣教虽不复存在,却不乏漏网之鱼东躲xz。
想来傍晚将更加阴寒了。
便是偶尔从层云中探出头角的朝阳也没法给人带来甚么暖意。
先前武党在谈及兴安境战事时建议调派强军驰援,一鼓作气将瓦剌军摈除出境,免夜长梦多。
是而诸公辩论重点便在于如何对参与剿杀红衣教逆贼、肃除魔头屠万方的各路江湖义士豪侠论功行赏。
朝廷方面要说没有顺势打压江湖权势以安定皇权职位的心机纯属自欺欺人。
以于添马首是瞻的阉党对此二则嘉奖体例并不完整认同。
今早朝会所议之事首要环绕着天南地北的两件大事展开。
不如招募江湖人士成军建制,便可不变更别地驻军,又加强中州军战力,一举两得。
岂料延帝本日一改平常,竟然采取了阉党建议,筹算大赏江湖人士,并公布些微带招安意味的政策,乃至获得九大师过半支撑。
这时候便有其他大臣出言,且不说此举与制不符难以服众,单说现在北边正在大战,又多出了红衣教一大摊子待清算的财产,即使朝廷不缺钱,可合法费钱的时候,万两黄金已是重赏,其他钱此时不宜乱花,该花在急用钱的处所。
他本觉得延帝会一如既往般听听便罢。
并有多位大臣纷繁表示,对于即将进京的首功义士不但该得重赏,也值得朝廷招揽。
临时受命封闭莆田郡的官兵撤去七成,三成留下帮本地官府清算残局,助本地百姓补葺故里、规复活产次序。
直至前次外夷大乱后,朝廷、江湖均元气大伤,颠末近二十年的修生养息、韬光养晦,朝廷才终究在追逐上了江湖的法度,在这一两年间揭示出较为倔强的一面,直接与江湖对抗。
他们以为江湖与朝廷间的冲突本为通途鸿沟,武党提出的夸奖体例实属温水煮青蛙,意在渐渐消减江湖人敌对态度、感化对方,此法或许能够调和两边间的严峻干系,但没个十年八载恐怕难有见效,何况,届时江湖方面多数已规复元气,又何必和朝廷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