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李世民杀兄囚父,如何可称千古一帝?[第1页/共2页]
【其一,改革政制,裁汰冗官,取隋制之长,创三省六部,施科举以取士,开后代之先河,创百代之规!!】
李世民神采果断,双手背负,目光灼灼谛视天幕。
“魏征,你看下去便知。”
而此时,李世民仍全神灌输凝睇着天幕,毫不晓得,突厥之威已悄但是至。
【二十一岁,太原再陷敌手,齐王元吉退兵,遗乱局于一地。世民仅率一万之师,对敌五万,奋勇出征,终毁灭刘武周等浩繁祸国殃民的叛徒!!】
颉利可汗目工夫沉,天幕所言竟明示着突厥将亡于李世民手中!
可他从未放弃。他要证明,他是对的,他比任何人更合适这皇位!
【其三,广开丝路商贸,通利四方,万国来朝,遂启盛唐互市之盛景,四海宾服!!】
这便是他,李世民,年青气盛,勇于逆天改命。
一旁,颉利之子叠罗支沉声道:“父汗,天幕之影,不容置疑。大唐李世民在中原五千年汗青中排名第三,足见此人不凡。”
魏征嘲笑一声,果断道:“陛下,单凭军功,尚不敷称帝。”
与此同时,草原上。
天幕持续画面,李世民的大志壮志仿佛在火焰中燃烧。他从未摆荡一念:要令大唐耸峙不倒,要亲手带领大唐走向强大,让汗青铭记他的丰功伟业!
话音方落,天幕中的李世民声望已超越时空,震惊千年。
李世民气中彭湃,过往峥嵘光阴如潮流般涌入脑海。
大汉。
【及至二十岁,西陲薛举兵变,彼为隋朝名将,无敌一时,然世民率军征讨,大破薛氏父子,遂平祸乱!!】
【二十三岁虎牢关一战,世民以三千五百兵直击十万敌军,擒两位敌将于阵中,威震敌胆!!】
【领军之功当然卓绝,然此不过李世民功劳之一!其治国才调,亦为世所称道!!】
【然后代有人云,玄武门一役,李世民杀兄囚父,如何可称千古一帝?】
【十九岁,太原叛逆,志在改朝换代!!】
“冲,杀!!”
天幕之言不虚,当年他年仅二十,却单骑突进十四万叛军阵中,险象环生,至今心不足悸。
【千古一帝位列第三,是因其才略绝伦,尤擅兵法!!】
嬴政身披墨黑龙袍,严肃的目光扫过天幕,略带赏识地评价道:“此人胆识超凡,以寡击众,战力无双,倒当得上‘一代雄主’。”
少年挥戈,马踏血沙。那些年,战旗漫天,刀光剑影中,他一次次舍命搏杀,负重前行,终为大唐初创出一片朗朗乾坤。
天幕之下,世人屏息,神情庄严。
刘彻亦赞成道:“这李世民不负‘千古三帝’之名。他纵横四方,建立乱世。虽其功非全在战阵,却不容小觑。”
而虎牢山一役更险,敌方兵力压抑,他却硬是以少破多,单凭三千五百人擒杀十万敌军之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