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仁义与隐忍[第1页/共3页]
“你要报国扶危,这志向很好。”卢植担忧刚才的话语过于峻厉,从而打击了刘备的信心,转而又柔声奖饰。
刘备细心打量着面前的阴阳图案,心中仍然是一头雾水。他现在还只是7、八岁的孩子,那里晓得这玄而又玄的大事理。
卢植见那孩子双手被冻得红肿,但却面露刚毅之色,因而赶紧叮咛府中下人搬出炉火,又奉上热茶。
“那对孤儿寡母啊,他们跪了整整一天都未曾分开,老仆如何劝都没用。”朱老照实相告。
“只是你可晓得,要如何做才气实现报国扶危的志向?”卢植仿佛在自言自语,他不等刘备答复,又持续侃侃而谈。
“老爷但是改了主张?”朱老靠近,低声问道。
“服从。”
卢植捧着一卷竹简,涓滴不为所动:“朱老,你就替我回绝了他们。”
“等我长大了,要像光武帝那样,上报国度,下安黎庶。”小刘备不假思考,开朗地答道。
“说这些玄学清谈,你一定能懂,但必然要记着仁义和哑忍。守住本心,今后你定然能有一番作为。”
“此人出身寒微,不敷为惧,不如就将其一并诛杀,以绝后患。”袁绍略作深思,说出心中决定。
卢植坐在劈面,悄悄等候二人稍稍缓过神来,这才开口说道:“非是卢某看不起你们拿来的束修。我既不善于辞赋,也不善于为官之道,所学经义混乱繁多,怕误了公子的出息。”
“哑忍……!”
“先生忠义无双,民妇早有耳闻。此子乃是亡夫的遗腹子,固然也有些许刘氏血脉,但早已沦为白身,那里另有甚么出息?”那妇人说得梨花带雨,分外苦楚。
“且慢!”
“刘备,好名字啊!左传有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卢植微微点头,算是答允了刘备的大礼。
他朝袁绍点头表示后,方才拱手向刘协禀报:“陛下,罪臣卢植已被正法。”
“刘备拜见夫子。”
“这万物都有两极,阴阳相生,通俗而又奥妙。阳者,如同光芒万丈;阴者,如同暗淡无光。相互缠绕,生生不息……”
“备儿知错!”刘备恭敬施礼。
“这名字是你先父取的吧?”
“末将另有一事。”颜良并未拜别,而是霸道地说道:“卢植麾下将领刘备不平诏令,公开率兵兵变,试图扰乱法场,此等行动实乃大逆不道,望陛下严惩不贷。”
他强忍着心中剧痛,用颤抖的右手悄悄擦拭着眼角的泪水。现在,他终究明白卢植临终前想要奉告他的真谛——“哑忍”。
“仆人,门外又来了一批州郡的使者,但愿老爷您入朝为官。”一名老奴疾步走入后堂,躬身朝卢植禀告。
卢植感觉此子异于凡人,心中非常承认。只是他拍着刘备的肩膀,倒是一脸严厉:“这些话今后切莫跟外人提起,如果被不怀美意的人听了去,那但是要杀头的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