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来了也不行 - 第139章 他啊,以后就做缅王吧!

第139章 他啊,以后就做缅王吧![第1页/共3页]

那么是谁在缴税缴粮,保持着大明帝国最后的朝气呢?反而是那些几近无立锥之地,已在存亡线上挣扎的百姓、农夫。

倒是他动手的白文选,听着太子对朱由榔的评价,一向几次的点头,一副深有同感的神采。

“但是,他们在气力大涨以后,反而比朝廷更加残暴,残害了更多的百姓的姓名,这是他们的罪过。”

为甚么特权阶层不消缴税呢?因为他们的背后,都站着一个可骇群体,就是导致大明败亡的祸首祸首:文官个人!

这件事情,只要他在此天下鼎革之际来做,此时是最好的机会!他不做,如果大明答复,将来的帝王定难做成此大事。

要晓得,大明之前对皇家后辈的防备,已经到了变态的境地,把各地的藩王和后代,当作肥猪来养的,就怕他们学了永乐大帝那套。

中原自有史以来,百姓们搏命拼活的劳作着,用血肉扶养着一个个或强或弱的朝廷,他们是全天下的百姓。

“以是,孤王以为,朱由榔他不是合格的皇室成员,更没资格做大明的帝王,还是老诚恳实做个外域藩王吧。

“微臣有些担忧,天下无知之人,能够会是以诽谤殿下对亲人刻薄,如此会伤及殿下的英名。”

富商富商们,把持着海内百业,海内外洋贸易的好处,都被他们吃的干清干净,几近不消缴税。

这些话语中,表示这朱由榔这一支朱家后辈,实际上和朱慈炯只又亲戚干系了,皇室成员的身份和特权被剥夺了。

“孤王所想的是,待到天下安宁了,绝对不成随便臭名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功过该当客观评价。”

世人闻言骇然,有些惊奇的看向朱慈炯,被他话语中包含的意义,深深的震惊了。

“各路农夫军,包含张献忠、李自成在内,他们的叛逆是理所该当的!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这在我中原是理所当然的。”

他的话开了个头,却也没法持续了,这话题过分于敏感了!

“李爱卿尽可安坐,你的情意孤王深知!朱由榔他从辈分算起来,还是孤王的叔父辈,自不会伤他及家眷性命。”

朱慈炯决计果断,做了最后的定夺。

乡绅地主也是繁华非常、金银粮食满仓,家家都有地盘几千、几万亩,也不消缴税。

罗伦想了又想,还是慎重提出了谏言,感觉还是用拖字诀处理题目。

他在海内趁机批示雄师,连根肃除了江南省内的这些特权阶层,就是为了这个目标,还收成了海量的财物,百姓也有了好糊口。

朱慈炯调子不高,但语气果断非常。

朱慈炯的话语,李定国事非常附和的,不过他只能一脸难堪的,保持了崇高的沉默。

他想了一想,又看向了李定国,更加慎重的开口说道:

藩王的这个大明毒瘤,他也是必定要一刀割掉的,不会留有涓滴的余地和情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