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来了也不行 - 第201章 彻底切割

第201章 彻底切割[第2页/共3页]

李时茂不由感慨万千,中原老祖宗说的真对啊,断人财路赛过杀人父母,是不死不休的干系了。

岂料班布尔善去令他归去稍待,等候朝廷做好诸般筹办以后,方才领人奥妙南下。

李时茂大喜,顿时连连拜谢,就欲与鳌拜定下解缆之期,早早赶去江南“兴风作浪”。

多铎此人吧,也很听劝,估计也就是交换到位了,因而很快把她换给了范文程,还拱手道了歉。

他一边想着这些有的没的,一边竭诚又诚心的谢过了鳌拜的正视与安抚,又表达了誓死为我大清效力的决计。

范文程这汉奸屁都不敢放一个,只能埋头做绿帽乌龟,就当此事没有产生普通。

他这类知情见机的做法,又一副忠心耿耿和毫无牢骚的态度,令鳌拜等人非常对劲。

他们一起畅谈了“朝廷不成与民争利”,畅谈了“官僚士绅”才是朝廷的底子,更畅谈了“地主豪商的权力崇高不成侵犯”!

只望太子殿下将来光复天下,把鞑子们赶尽扑灭之际,把此中最类人的一些,能饶掉一些吧。

李时茂在北都城时,所谓是身份,实在不过是鳌拜眼皮下的一个主子罢了,就算有所进献,亦没法窜改职位。

“太师,主子感觉此去江南,另有一事须您白叟家定下原则,是否能够暗里招募一些乡勇兵壮。”

鳌拜苦思很久以后,毕竟是缓缓开了口:

就像当年的范文程,也算是深的皇太子的赏识了,它本人在满清也是身居高位。

厥后几日,清廷广发诏令至治下各地,大力鼓吹满清入关以来,各色投降大清的汉人,为大清做出了庞大进献。

后续又是一番筹办,耗去了很多时候,一向到了八月二十四日,李时茂方才拜别鳌拜,悄悄带着步队南下。

然后呢,范文程和多铎持续同朝为臣,持续同心合力为大清的生长添砖加瓦,非常之调和。

“不知如此行事,太师感觉可否?”

总之,颠末满清朝廷的大肆鼓吹以后,各地官员、百姓会不会因此更忠于满清是不肯定的,但这些人的后路已断,确切很肯定的。

“老夫亦非铁石心肠,只是手头实在没有可用之人,故此才不得不使时茂前去险地,时茂勿怪啊!”

鞑子们都被大明皇太子,领着大明的将士们,孜孜不倦的做了深度洁净,杀得一个不生了。

以后就是稳如老狗,躲在鳌拜府上,堵截了统统对外的联络,免得有万一的透露风险。

大明朝廷的做法,的确是对汗青的叛变,就是史无前例的残暴无耻的朝廷,该死早日灭亡。

到了八月十五日这天,李时茂终究接到了鳌拜的首肯,全权受权他从都城大小汉奸中,挑选可托之人后,尽早南下去行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