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四二 靖康之变(一零七)[第4页/共4页]
就在这时,时迁给种师道带来了欣喜,就是时迁将宋徽宗和折可求送回了京兆府,跟从宋徽宗返来的另有李纲、王善、秦光弼、紫虚真人等人。
种师道心中抱怨种世仁,种世仁没有将赵构带回西北,反而让他在江南继位。现在大宋一南一北呈现了两个天子,而种师道的中原国的职位也更加难堪。
吴麟从怀里取出钟表看了看,道:“已经快到中午了,看来金兵不会攻城了。不如就在这府上摆上一些酒宴,给时迁大人解封。”
时迁一听顿觉后背发凉,当初王定六是一个多么受种师道信赖之人!那是能够不颠末禀报直接进入种师道书房的锦衣卫独一之人。现在只是2个月不见,就经历沧海桑田的窜改,看来无情便是帝王家,这句话一点也不假。
种师道写完这两份文书后,随即盖上了新制作的宋徽宗的“政和”大印,道:“这个赵官人的圣旨固然粗糙了一些,但是总能给吴氏兄弟一个名义,让他们能够变更更多的资本,保卫住襄州。”
时迁那到了那两张粗陋的圣旨后不敢怠慢,立即命人篆刻了襄樊节度使和襄樊经略使的大印后,带着印信圣旨够奔襄州,同时派人去江陵调韩世忠助战。
种师道看了看,道:“这就是赵官人写的字。”
时迁道:“那赵官人不识汲引,我软的硬的都用了,他就不松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