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抗洪抢险[第2页/共4页]
徐丁本来一小我吃饱百口不饿,但是比来家里又添了两张用饭的嘴,这活少干一点家里就得挨饿,有事没事他都会城里城外瞎转悠,看能不能揽到一两份工,种田他但是不会,南岸的良田都是地主家的,郑家薛家几家大户刮分了大部分的肥田,浅显的小老姓也就小几亩水田,像他这类落破户,有个屁的水田。他只能做点夫役活,这雨持续下了近半个月,从中元节下到八月,一点要停的迹象都没有,阴雨绵绵,一点活的揽不到,娘的,家里都快断粮了。
徐丁是上徐村唯唯数未几的老光棍,他们这一脉香火一向不旺,几代下来都是单传,传到他这一代三十有五了还尚未婚配,客岁在媒人的拉拢下娶了霞苑乡一个孀妇,两个烂包风景的家许穷得都是叮铛响。孀妇上门的时候还带了一个小拖油瓶。徐丁让孩子跟了他们家的姓,当了一个便宜的爹。本觉得这辈子就打一辈子光棍,临老了总算尝到了男人的滋味。
贰内心一阵嘲笑,哼!这些官府的狗官与奸商勾搭,用这类手腕骗老百姓去买米。几个月前他就见郑记米行伴计几百号人不知那里运返来一大米仓的米,只怕是这些米卖不完屯在堆栈里发霉吧。几十年承平乱世米价是一天不如一天,本身是赶上好时候不消为米钱忧愁啊,再贵能贵到那里去?
他如调集两位都头,之前所未有的峻厉姿势要求两个都头务必将大众的生命财产安然摆在第一名,投身到抢险救灾的大潮中去。如果有谁对付了事,他亲身督战在县衙,渎职之罪一经查实秋后先撤职再法办,毫不估息。两个都头那里见过这等场面,宋知县的手腕他们都晓得,读书事理最多可也最不讲事理,脾气上来想如何就如何,谁也何如不得,没体例,两个硬着头皮就有了早上的一幕。
他们家住在兴化城的边上,也算是半个县城人,不然那孀妇嫁谁不是嫁,何必嫁给他。四周另有一个大才子徐扬远近闻名,都是他们上徐村的人。人家但是村庄里的名流,不消下地干活,不消肩担手扛的,动动嘴皮子连县内里的老爷都要礼遇三分。
他前些日子路过县衙的布告栏,大雨天的见很多衙役又在张贴着甚么新动静。前些日子传闻兴化又有一股匪人兴风作浪,倒是消停了好些日子。徐丁不识字,人念给他听的,说是比来能够有水患,家里有钱要从速备粮,就怕粮价会涨。
百姓们看在眼里,这些平时披着皋比的饿狼明天竟然是拯救的菩萨,很多百姓的命都是他们援救的,且不说挨家挨户示警的,多少茅舍子都被水冲毁了,是他们掀起屋梁把人拖出来的。有的人脚被压断了,还是这些衙役背着他们去逃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