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改换麸糠[第3页/共5页]
麸糠是谷物的外皮,颠末研磨以后是牲口极佳的饲料,味道偏甘,便是人吃味道也有一股子淡淡的香味,并不是那么难以入口。小麦麸还是一味中药,能汗虚汗消渴热疮另有脚气。
他们分头去城中的粮行米店寻问库存另偶然下的粮价,问着是否包配送等各种相干的前提,货比三家以后,终究选定城中一家较为实惠的米店。
当天梁家庄内里就用杉木棚草搭起了粥棚,说是粥棚不过棚子上面架起了铁锅,铁锅里煮的不是大米也不是粟米,而是麸糠。便是牲口吃的麸糠在这酷寒的夏季也披发着一股诱人的香味,风一吹,几里外的人都能勾出饥肠辘辘的流民肚里的馋虫。
“你说的哪的话,我也想尽一点心力罢了。”
孙家的伴计雇了很多的车马,一口气竟然买了近十万斤的麸康,所费也才戋戋的一千多贯,板车马车大车小车地往中牟拉着。
们为的只是活下去,树皮都啃了还在乎是牲口吃的麸糠吗?再者说了,麸糠四斤五斤的代价才换一斤粟米,把买米的钱拿去买麸糠这又能多救多少人?”
光给流民吃,老百姓不给吃,那不是每天都要打斗?这个要如何算得清?难不成用饭前还要先听一下肚子叫不叫喊?
老百姓啊,谁都想着有便宜不去占,那就是傻蛋!
只要这棚子开了,接下来就是一个无底洞,撑一天救一批人,但是能撑多久?救多少人?
真是不要钱的,流民们取出本身的破碗破瓮,排着队顺次到棚子里来装麸糠糜子。糜子没打到碗里他们都没算平静,一打到碗里顾不上那糜子滚烫,抓到手里冒死地往嘴里送。。
“大爷快快起来,这也不是甚么好吃食,就是一口热食罢了,我们只是略尽微薄之力,伴计快给大爷乘一碗。”
饿极了吃草根吃泥巴都是香喷喷的,树皮也吞到肚子里了,闻到这麸糠的味道能不苦涩吗?
这些人看面孔听口音都不像是本地的人,昔日里也未曾见过,最惹人重视的是他们一口气竟然将堆栈里的麸糠全采购走了,粮店东主没想到有人会拿这饲料去救人,只当是夏季短了牛羊的吃食,心中也是悄悄生惊,这得养多少牛羊啊?
从陕北入关,到河南汴京这一条逃荒路上还没有善人站出来,流民们举目无亲地闲逛在荒漠当中,孙家的伴计效力极高,大抵是平素里孙厚朴调教有度。
西北黄河谷地之前号称塞上江南,黄河每年众多却带来非常肥饶的地盘,赡养了塞上不计其数的住民。但是党项人一来采取的都是三光政策,他们扫荡过的处所,连命都没有那里还剩下粮食与财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