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放手武将,撤回监军[第1页/共3页]
崇祯冷哼一声:“朕说的,是杜之秩。”
只可惜,杜之秩竟然暗中投敌,竟然趁唐通出关对战李自成之机,偷偷翻开居庸关,放闯贼入关,让唐通腹背受敌。
“万一武将有贰心,那么,悔之晚矣……”
崇祯亲身召见,并赐莽服玉带,还从微薄的内库拿出四千两白银犒赏将士,命唐通率所部兵马去守居庸关。
众皆惊诧!
他是寺人总管,统领统统寺人。
如果没有监军寺人,那他们便可放开手脚,与流贼血战一场,死也死得痛快。
“皇爷,千万不成!”
崇祯召吴三桂、左良玉、刘泽清、唐通四大总兵勤王,左良玉、刘泽清迟疑不前,吴三桂上路磨磨蹭蹭,只要唐通星夜奔驰、第一个赶到。
崇祯不想再辩论,开口道:“王承恩,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撤消监军,一句话就完了,如何这么草率?
王承恩仓猝跪下,“皇爷,王德化一贯虔诚耿耿。老奴也没想到,他提督德胜门,竟然敢擅离职守。”
王朝季世,烽火纷飞,监军寺人更是只会耽搁战机,打击士气,把军队搅散,逼将士投敌,遗患无穷!
“啊......”
王承恩细心回想,明天产生的统统。
说完,王承恩仓猝磕了三个响头,态度胜于统统。
除了滋长贪污败北,让君臣离心,屁用没有。
至此,李自成百万雄师再无反对,敏捷兵临北都城下!
王承恩惊得目瞪口呆,这类话,他还是第一次听崇祯帝说出口。
看崇祯坐定,王承恩走上前半步,尖着嗓子喊道:“跪!”
王承恩仓猝劝戒,在贰内心,最忠心于主子的,还是寺人。
旬日之前,受封定西伯的宣化总兵兼密云总兵唐通,率兵勤王,驰援京师。
但大部分,是奸臣。
“统统,都是老奴羁系不严,还请皇爷惩罚。”
“要说有罪,朕的罪更大!”
监军但是寺人最大的权力,在监军位置上,最好捞油水!
最后,迟误了军机大事,还要一个寺人来背锅,找谁说理去?
王承恩又懵了,“这......不知皇爷......”
谁知,崇祯一扭头,却看向王承恩。
万千将士惧胆怯,更无一人是男人!
......
文武百官看着崇祯凶恶的目光,奇特的行动,晓得又有人要不利。
现在,时势不稳,这些奸臣,如果没有确实谋逆证据,一时还不能动。
凭甚么要不是男儿的寺人来背锅?
王承恩大惊,内心有难言之苦!
到时候,民气更乱!
“惹大事”三个字,吓得王承恩盗汗直冒。
“谢陛下......”
哪个寺人出题目,他都有逃不掉的失策之罪。
崇祯一挥手,制止了!
王承恩有点懵,他没想到,他是最忠心耿耿的主子,崇祯竟然先拿他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