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大明火器[第2页/共3页]
“十发?”
“只是甚么?”
这会儿要守城,火器家底,就只要靠工部的军火局。
“陛下,一门炮只要十发弹,尤显不敷。”范景文有点难堪。
“刘希、周坤,还不从速谢陛下。”
“关头时候放几炮,也是好的。”
崇祯心想,三十八门红衣大炮,一个城门可分三门炮。如果一天到晚这么轮番轰,那结果,绝对杠杠的。
崇祯笑笑,“起来吧,每人带一本《火攻挈要》,好好学,朕要考校。”
红衣大炮以后,是一排小上三圈的火炮,更觉比红衣大炮更加精美。
“陛下......是臣的渎职。”崇祯主动揽责,新任首辅范景文突感无地自容,仓猝跪地认罪。
汤若望还精通历法,帮手徐光启完成了《崇祯历书》,赐钦天监监正,是钦天监第一个洋监正。
崇祯上手摸着炸膛的红衣大炮,三米多长的炮管,已经开了三条裂,不能再用了。
“这个是?”
崇祯骑上乌骓马,策马疾行。
“阵杀敌,可赎罪。赎完罪,朕还要论功行赏。”
没有弹的炮,就像是被阉割的寺人,又重又笨,还不如一根烧火棍好使。
“只可惜,有两门大炮,试射的时候炸膛了。”
“陛下,这边是红衣大炮,一共有四十门。”
范景文俄然感受,他这个首辅,是最受宠的。
除了《火攻挈要》和《崇祯历书》,崇祯最看中的,还是汤若望翻译的德国矿冶学《矿冶全书》,定名为《坤舆格致》。
“元辅辛苦,诸位爱卿辛苦。”
“朕看,就让他们去彰义门,专门卖力开炮,戴罪建功吧。”
或者,你拿着一把火枪,正对准仇敌射击呢,谁知,很不幸,炸膛了,手指炸断了、眼崩瞎了、下巴崩断了,一个帅小伙,秒变歪瓜裂枣。
一处是工部虞衡清吏司下的军火局和鞍辔局。
谁制造,谁卖力,毕生制!
特别是火器,一出事,就是大事。
“元辅,大战当前,恰是用人之际。”
“加上近年工部经费不敷,火药、铅子都严峻完善。臣也没想到,流贼这么快,就敢围京师。”
“看了,够吗?”
想必都奋战了一夜,还不得歇息。
“咱大明,都有些甚么火器?”
大明火器兵器制造,遵循大秦国相吕不韦之法,每件火器兵器上,都刻有锻造时候、军匠姓名,为的就是便利出了变乱,查找任务人,一查一个准。
崇祯有点不成思议,没听错吧?
崇祯一阵悔怨!
下半辈子,你特么就是残疾人,一辈子就毁了。
崇祯很无法,这不是有枪无弹么?
“只是......”
“陛下,流贼都打到皇城根了。臣担忧火器不敷,特率属臣来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