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内阁反叛![第1页/共3页]
李邦华仓猝起家:“李尚书,朕要的棉甲,筹办得如何样了?”
崇祯持续道:“另有一事,就是征兵。”
“好......”崇祯大喜。
“到时候,表里夹攻,就是明军和蒙古鞑子的决斗。”
“陛下,老臣臣遵旨。”六十二岁的练国事,仓猝下跪领旨。
“陛下,臣记着了。”李邦华打动不已。
“臣等拜见陛下。”
“朕要大明热血男儿,都主动参军,一展雄风,涵养公理之气。”
“陛下,盐铁所占税收太大,臣担忧,缺了这两项,税源不敷,朝廷不堪重负。”李遇知开口道。
“蒙前人固然退了,但张家口还是为蒙军所占,由李岩扼守。朕进犯张家口,草原蒙古鞑子必然囊括而来。”
李邦华点点头:“陛下,若如此操纵,大明必然畅旺,百姓必然心归陛下。”
“带灭了李自成、张献忠这些流寇,朕许你去官,用心做太师,教诲太子。”
崇祯浅笑点头,非常对劲:“五天后,朕来取,大明车炮五辆、燧发枪一千三百支,可否达成?”
“徐勇、徐拱,快快平身。”
崇祯看着李邦华劳累过火、更加霜雪的满头银发,确切有些不忍:“李尚书,琐事,就交给练侍郎、王侍郎他们去做,你抓首要的就行。”
“这些棉甲,固然洗洁净了,但这些建奴的东西,将士们忌讳,都不肯用。这回天降大雪,拿出来用,有由头,正合适。”
“臣遵旨。”王家彦慎重领旨。
“实在没有父母妻儿的,按担当干系,发给叔伯、侄儿,让他们的家人感受皇恩浩大。”
“这一战,打的是后勤,是调配。朕担忧,左都督刘文耀担不起这副担子。”
“王侍郎。”
崇祯点点头:“建奴的棉甲,夏季出征,不消华侈。我们与蒙古鞑子作战,不消白不消。”
“奉告各省巡抚,各地衙门吏员,必须经疆场历练三年,走参军一途。不然,不准招录,不得俸银。”
“禀报陛下,大明车炮,又新造了三辆,另有两辆,正在制造中;燧发枪,又新造了一千支。”
“臣谢主隆恩......”李邦华大喜,仓猝谢恩。
“范首辅辛苦,诸位爱卿辛苦,快平身吧。”
“臣等,见过陛下。”
忙完兵部的事,崇祯带着李明睿、刚正化、徐缺,立马赶往工部军火局,去看大明车炮和燧发枪。
“这冬用过以后,工部再同一收回,重先漂染、裁剪,制成明军的格式,留着朕去辽东,再用。”
“陛下,盐铁专卖同时开放,法度有些大。是否折中一下,先放开铁。过些年,再放开盐,循序渐进,可为万全。”
“陛下,这些棉甲,都是旗人的。每一场大战,兵部都遵循陛下的旨意,摆设各地,全数洗濯、晒干、库存起来。目前,正在尽力调往巩华城。估计,三日以内,十万棉甲,定能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