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未记中的赎罪仪式怎样帮助我们理解基督作为最终赎罪者的角色?[第3页/共5页]
正如《希伯来书》9:14 所总结的:“何况基督借着永久的灵,将本身无瑕无疵献给神,祂的血岂不更能洗净你们的心,使你们离开死行,事奉那长生神吗?”基督的救赎,不但是对《利未记》中赎罪预表的完美实现,更是为我们斥地了一条全新的、充满光亮与但愿的通往上帝的门路。让我们心胸戴德,因着祂的无穷恩情,由衷地歌颂祂;同时,以纯洁的糊口、敬虔的态度,主动回应祂的救恩,光荣上帝的圣名。
超出凡俗的大祭司:在《利未记》的赎罪典礼里,大祭司无疑是核心人物。他需求先为本身的罪献祭,而后再为百姓的罪献上祭物,接着进入至圣所,在上帝面前为百姓代求(参《利未记》16:3 - 6 )。但是,大祭司本身也是有罪之人,这就导致他需求不竭反复献祭这一过程。但耶稣基督却截然分歧,祂是无罪的,并且身兼祭物与大祭司两重身份(参《希伯来书》4:14 )。基督一次进入天上的至圣所,以本身的献祭,为人类成绩了永久的救赎大业(参《希伯来书》9:11 - 12 )。这使得基督成为了超出统统旧约大祭司的存在,为人类与上帝之间搭建起了一座永久的桥梁。
生命更新与重生:基督的救赎,不但仅是洗净了我们的罪,更是付与了我们全新的生命。《哥林多后书》5:17 奉告我们:“如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成为神的后代,意味着我们的生命产生了根赋性的窜改,我们具有了新的代价观、新的糊口体例,开端以全新的姿势行走在人生的门路上。
献祭牲之礼:牛、羊或山羊等植物的血在赎罪恶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诚如《希伯来书》9:22所言:“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植物的血,意味着新鲜的生命,流血这一行动,则意味着以生命为代价的替代,是罪得赦免的关头地点。
罪的完整肃除:赎罪典礼中的代罪羔羊被放逐到郊野,从典礼角度意味着罪被带走。但是,这类体例仅仅逗留在典礼层面,罪并没有真正被完整撤除。但基督的救赎事情却有着本质的辨别,祂的宝血具有无与伦比的大能,能够完整洗净我们的罪。使得我们这些因罪而与上帝隔断的人,能够安然无惧地来到上帝的面前(参《希伯来书》10:19 - 22 )。基督的救赎,从底子上处理了罪的题目,让人类得以摆脱罪的束缚,重获与上帝密切的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