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探子回报后民众的反应(民13-14章)如何暴露信心的软弱?[第4页/共5页]
属灵经验:
十探子的悲观陈述如同一场瘟疫,敏捷摆荡了全部会众的信心,导致全部的失利。一小我的信心软弱,不但会影响本身,还会对身边的人产生负面影响。我们的言行举止,都能够成为别人信心的表率或绊脚石。
顺服上帝的号令
固然迦勒和约书亚苦口婆心肠奉劝百姓不要悖逆上帝(民14:9),但公众却被情感所摆布,不但不平从他们的奉劝,还想用石头打死他们(民14:10)。这类狠恶的反应表白,以色列民的悖逆已经生长到了公开抵挡上帝的程度。
以信心代替惊骇
公众的反应(民14:1 - 4)
摩西和亚伦的代求(民14:5 - 19)
聚焦环境困难,而非上帝的应许
信心的软弱常常表示为对上帝良善的思疑。当我们面对艰巨的环境时,很轻易堕入自我思疑和对上帝的质疑当中。我们会不由思虑,上帝的打算是否真的是为我们好。但是,耶利米书明白地奉告我们:“我晓得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安然的意念,不是降灾害的意念”(耶29:11)。上帝的爱和良善是永久稳定的,他的每一个打算都包含着对我们深深的祝贺。
- 十探子的悲观陈述:这十位探子侧重描述了那地的强大住民和坚毅城邑(13:28 - 29),他们的言语中充满了惊骇与不安。他们得出结论:“我们不能上去进犯那民,因为他们比我们强健”(13:31)。更有甚者,他们还夸大其词,说:“我们在那边瞥见亚衲族人,就是巨人……我们看本身就如蚱蜢一样”(13:33)。这类极度悲观的描述,无疑给世人的心中蒙上了一层厚厚的暗影。
事件提要
结论
专注于上帝的应许
面对百姓的背叛和猖獗,摩西和亚伦怀着非常的痛心,俯伏在地,向上帝祈求怜悯和宽恕。迦勒和约书亚也心急如焚,他们扯破衣服,以这类极度的别例再次号令百姓信靠上帝。但是,此时的百姓已经被惊骇和气愤冲昏了脑筋,他们不但不听奉劝,乃至想用石头打死摩西、亚伦、迦勒和约书亚(14:10)。在这危急关头,摩西挺身而出,为百姓代求,他言辞诚心,哀告上帝宽恕他们的罪恶,彰显了他作为魁首的担负和胸怀。
思疑上帝的良善和带领
如何赛过信心软弱?
十二探子回报后公众的反应,如同一面镜子,清楚地透露了他们信心的软弱。他们只看到了环境的困难,而忽视了上帝的应许;他们思疑上帝的良善,回绝顺服上帝的号令;他们巴望回到畴昔,而不敢英勇地向前迈进。这类信心软弱的本源在于他们对上帝话语贫乏信靠,对神的作为贫乏影象,以及被惊骇所赛过。终究,他们因信心软弱支出了惨痛的代价——落空了应许之地。